活动专题
时间:2024-07-24 10:03:31 来源:曹中启
[内容导读] 引言:大数据法律监督指的是一种以大数据及相关科技为支撑力,以多案监督为着力点,以促进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大目标的高级法律监督...
引言:大数据法律监督指的是一种以大数据及相关科技为支撑力,以多案监督为着力点,以促进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大目标的高级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模型是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云技术、互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搭建的一种数据平台,通过对该平台收集一个地区的某一类案数据进行甄别筛查,从中发现异常的信息,检察机关再根据异常信息查找其具体原因,追根溯源,有的放矢,从而实现更好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的。
一、惩治诈骗国家养老保险金犯罪的必要性及养老诈骗犯罪方式
(一)惩治诈骗国家养老保险金犯罪的必要性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金作为国家对于公民的一种普惠制的社会福利,是现代文明民主社会的象征和标志,能有效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离退休人员数量日益增加,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年鉴2022显示:2021年我国领取养老保险金人员数量为一亿六千二百万余人,财政共计支出养老保险金五亿六千万余元,预计2022年末领取人数达一亿六千三百万余人。由此可见,我国养老保险金领取人数巨大,养老保险金支出压力较大。因此,保障养老保险金安全显得紧迫和必要。
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部分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家属未按时办理死亡申报手续而继续骗取养老保险金的情况,这就导致养老金安全受到持续侵害。以H省Y县为例,该县共有七万余人参于社保,每月缴纳养老保险金数额为2700万余元,但每月发放养老保险金数额为4900万余元,严重入不敷出。骗取养老金的行为造成养老金进一步流失,严重加剧了收不抵支的状况。因此,建立养老保险诈骗法律监督模型,能够通过大数据排查方式找出冒领线索,并进行整顿,从而最大限度挽回经济损失,保障养老保险金的安全。
(二)诈骗国家养老保险金犯罪的表现方式
虽然诈骗国家养老保险金较为普遍,但是作案手法较为单一,总体上来看,诈骗国家养老保险金犯罪行为主要分为二类。第一类是办理了死亡手续但未申报或延后申报,从而继续冒领国家养老保险金。如离退休人员死亡后,进行了户口注销、火化登记、医院出具死亡证明等,但家属未到社保部门办理死亡登记手续而长期性骗取国家养老保险金。第二类是未办理任何手续继续冒领国家养老保险金。如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家属直接土葬,导致相关部门并不知情,从而继续发放养老金。
二、诈骗国家养老金法律监督模型概述
(一)模型设计思路
1、数据来源。要创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数据是基础。首先要确定涉诈骗国家养老保险金犯罪数据的来源。如人社部门有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保险金和已办理死亡登记的信息,殡葬管理部门有离退休人员死亡火化登记信息,公安部门有户籍注销登记信息,医疗部门有住院医疗和医院死亡登记信息,卫健部门有医保报销记录信息。获取了以上数据后,将其输入到已设置好程序的模型之中,通过模型分析即可发现可疑线索
2、分析方法。上述两种诈骗方式,针对第一种犯罪行为,可以采取正向思维分析。即通过采集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保险金发放信息、殡葬管理所火化登记人员信息、医院死亡人员登记信息、公安部门户籍注销登记人员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碰撞,找出离退休人员已死亡但仍继续冒领养老保险金的人员线索。第二种情况则可采取反向思维,通过卫健局提供的医院就诊人员信息及就诊时间信息,与领取医保局报销医保人员数据及时间进行对比,查找出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就诊报销记录的人员,并将该类人员列为怀疑死亡对象,再对该类人员的数据跟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数据碰撞,从中发现异常数据,再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核实是否存在家属延后办理死亡登记手续而骗取养老保险金的线索。
(二)模型运行路径
首先从各职能单位获取基础数据,在数据应用平台上形成基础数据库。其次确定数据指标,确定近十年来曾领取了退休养老保险金人员中已死亡人员数据、死亡人员生前短期就诊记录数据、死亡人员户籍注销数据、死亡人员火化证明数据的数据指标。第三开展建模筛查,通过数字化筛选,筛选出有效数据,后用有效数据进行碰撞比对,确定可能存在的离退休死亡人员未及时办理死亡登记的数据和办理了死亡登记但前期无任何就诊记录的数据,继而缩小范围,形成调查监督线索。最后进行调查核实,通过调阅卷宗、核实调查等方式,进一步明确碰撞比对数据反映的事项是否有必要进行监督,剔除其中诸如自然死亡、意外死亡等情况,对确有必要监督的案件进行监督。具体思维导图如下:
思维导图--监督点(一)
(三)模型运行取得的成效
H省Y县检察院创建并运用该模型后,不到一年时间,摸排出300多条涉嫌诈骗国家养老保险金线索,通过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督促堵塞漏洞,该局根据检察建议内容,进行疑点排查,目前已核实冒领国家养老保险金35人,追回被骗国家养老金近400万元。
三、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运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运行不够畅通最大的问题在于职能单位与检察机关信息共享存在“壁垒”。一些职能单位认识不够,单纯的认为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行监督是找茬行为,于是心理上有抵触情绪,甚至是不配合检察机关,导致检察机关数据收集不全,无法有效开展法律监督工作。
(二)建议
随着中国进入数字时代,“大数据”正深刻改变新时代检察工作,数据赋能是弥补法律监督短板、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行监督,并不是与职能单位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职能单位要提高认识,积极配合,畅通与检察机关的数据共享渠道,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责任共同、目标一致、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2023年全国检察长会议明确指出,数字检察战略是法律监督质效飞跃的重要工作机制,是打开法律监督新天地的“金钥匙”。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学好、用好大数据战略显得十分重要、尤为紧迫,实施“大数据战略”是顺应数字化浪潮的趋势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政治课题。不仅仅是检察机关,全体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贯彻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加强与相关单位融合协作,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共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