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正文
时间:2023-04-18 10:07:20 来源: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
[内容导读]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三袭青海,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针对同案多名当事人分别在各地等无法到庭的复杂情形,青海法院并没有因为疫情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三袭青海,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针对同案多名当事人分别在各地等无法到庭的复杂情形,青海法院并没有因为疫情停下审判的脚步,而是积极探索适用各种线上开庭的方式,尽快审结案件。2022年,经过不断的测试升级改造,一方面通过不断创新,建设了跨网系融合法庭,实现互联网与法院专网间融合开庭,解决了青海法院互联网法庭资源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整合,建设了支持泛在化网络接入的互联网法庭系统,不仅大大节省了法官的开庭时间成本和书记员重复录入材料的工作量,同时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一、采取的措施
在认真研究最高法院安全标准和规范基础上,结合全省法院科技法庭、互联网法庭建设实际,省高级法院信息技术人员亲自牵头进行总体设计,明确跨网系融合法庭、互联网法庭建设思路和技术路线。一方面,在调研全省法院现有科技法庭的基础上,对支持国际标准视频会议协议且部署有智慧庭审系统的73套科技法庭进行免费升级改造,使其具备法官在法庭现场开庭、诉讼参与人在互联网侧参与庭审的功能,以最简便的方式实现法院专网与互联网跨网系的庭审(见图1)。另一方面,对互联网调解系统进行免费升级改造,使其具备互联网庭审功能,为法官、诉讼参与人在互联网侧开庭提供支撑,以有效应对全省法院疫情期间紧急开庭的需要(见图2)。
图1 跨网系网融合法庭示意图
图2 互联网法庭示意图
二、工作亮点
1.建设方式集约高效。跨网系融合开庭方案设计严格贯彻院领导提出的“安全、实用、高效”的设计理念,从概念定义、系统功能实现、网络接入、应用场景等多方面入手,协调多方资源逐一进行技术攻关和方案论证,确保系统升级改造沿着法院方指定方向进行,最大程度节约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降低了信息化建设与实际需求不符的风险。根据初步统计,较以往建设方式,通过对两个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直接节省了全省法院55套科技法庭互联网电脑、交换机、庭审系统和73套科技法庭科技法庭互联网电脑、交换机、庭审系统、视频会议终端、线路接入的建设投入,短期内直接节约的项目资金额约为 1000万元。
2.技术驱动创新。从2020年开始,省高级法院信息技术人员组织进行跨网系间视频会议功能实现的测试,并不断学习和积累先进技术,并申报了与之相关的专利,为跨网系融合开庭方案的确定奠定了基础。随着2021年最高法院《科技法庭信息化建设规范》(FYB/T-54001)发布,省高级法院信息技术人员第一时间采取有效举措,果断采用跨网系融合开庭方案,全面推进全省法院跨网系融合法庭建设。同时,通过本次技术创新,完美解决了以往互联网法庭庭审中一方当事人现场参加、另一方当事人远程参加导致的笔录电子签名无法完成的情况,有效促进了全省法院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工作的推进。在近1年左右的时间中,省高级法院信息技术人员主导完成技术论证性测试12项、系统改造3项,为跨网系融合开庭、视频会议、执行指挥、提讯、信访奠定了技术基础。
3.为书记员减轻负担。本次跨网系融合法庭建设在最高法院《科技法庭信息化建设规范》(FYB/T-54001)基础上,结合全省法院科技法庭建设实际,从底层技术实现、上层应用整合两方面对具备条件的科技法庭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传统法庭跨网系融合开庭功能,摆脱了以往书记员需要依赖两台电脑和两套庭审系统才可以实现案件庭审过程控制、记录、直播和签名的束缚,改而通过一台电脑一套系统即可完成所有庭审操作,书记员庭审操作负担明显下降。根据初步统计,通过本次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使全省法院55套互联网法庭、73套传统科技法庭具备跨网系融合开庭功能,且无缝兼容了庭审直播、电子手写签名等系统,通过1套庭审系统可以完成所有庭审操作,书记员庭审操作负担较之前直接减轻50%。
4.运行维护更加便捷。以往互联网法庭设计中往往会配置两台电脑、两套庭审系统、两台交换机、1台庭审主机、1台视频会议终端设备、1条互联网接入、1条法院专网接入,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任何一套软件系统或设备出现故障都将影响庭审的正常进行,这也直接导致运维人员工作负担的加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网系融合开庭软件系统和设备的数量较互联网法庭减少一半,全省法院信息技术人员和驻场运维人员运行维护难度有了明显下降,运行维护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同时,随着跨网系融合通信技术未来在视频会议、执行指挥、提讯、信访等多场景的应用,相关场所可以实现多用途,使运维人员不足的法院运行维护1套设备即可实现全部功能,可进一步减轻法院信息技术人员和驻场运维人员运行维护负担。
此外,相较于普通互联网庭审,跨网系融合开庭需要法官、书记员在法院法庭内完成庭审工作,庭审庄严性得到保障,庭审画面和质量也符合最高法院相关要求,避免了普通互联网庭审带来的不庄严、不规范问题的发生。
三、应用成效
目前,全省法院已完成全部55套互联网法庭和73套传统科技法庭的升级改造,可为全省55家法院提供跨网系(互联网与法院专网间)融合开庭服务。自2022年1月份上线以来,全省法院通过跨网系融合开庭系统完成开庭624件、直播619件、线上签名2150余人次。同时,其升级改造带来的操作负担的降低、便利性的提升也广泛受到全省法院书记员好评。
下一步,青海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信息化顶层设计与规划指引下,将继续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为目标,在深化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设上持续发力,加强现代技术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通过音视频中台建设,完成庭审、信访、安防监控、执行指挥、远程提讯、诉讼服务音视频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上层应用的功能整合,不断推进审判和诉讼服务方式变革,把法院信息化成果服务于法官、服务于人民。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