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正文
时间:2023-08-28 13:41:15 来源: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导读] 一、建设背景 为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规范审判、执行行为,降低办案风险,提升办案质效,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建设背景
为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规范审判、执行行为,降低办案风险,提升办案质效,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严格审判、执行流程管理程序,增强流程管理的系统性、公开性和时效性,促进审判、执行工作公正、高效、有序进行,推进审判执行能力现代化。
二、建设目标
加强案件流程节点控制,目的在于推动办案程序高效、有序开展,通过对案件办理流程中每个节点工作进行监控和督促,保障诉讼活动按照法定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展开并反馈结果,有效规范办案程序,提高案件办理效率。
三、适用业务
审判执行流程节点管控平台涵盖审判、执行案件立案、审理、执行、鉴定等流程环节,一般由法院专门审判管理工作机构根据各类案件在办理的不同环节和时限要求进行专门管理和跟踪监督,主要是通过节点时限的管理来实现对整个案件的管理。
四、可解决的问题
(1)避免案件久拖不决
一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案件流程中各个节点的同步实时跟踪,使办案法官产生时间上的紧迫感。同时,对临近期限案件的网上预警和直接催办,对即将超期事务的督办,避免案件久拖不决。二是通过对审判、执行流程各项事务的专门设定,使办理人员明确办案程序中各环节的应办事务及其先后顺序和具体操作方式,并对各项事务是否办理、办理结果进行跟踪督办,促使各项事务按照规定办理。
(2)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对于被锁定的节点,系统将全面留痕、自动生成统计数据,包括一次、二次锁定案件数等。平台提供数据反查和导出功能,查询结果一律明确到具体案件、具体人员、具体事由。通过流程数据全程留痕,最大限度满足院庭长和审判管理部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需要。
(3)对审判权有效制约
目前,法官个人所掌握的审判权,相对一般行政机关公务人员权力责任更大、风险更大,少数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存在效率意识不强,随意拖延办案的现象。节点控制作为流程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可通过建立评判和监督机制,对法官办案的质量、效率、效果形成有效监督和控制,实现对审判权的合理制约,促使法官严格按照各项程序的要求,公正、高效办理案件。
(4)完善考核机制
每月常态化通报管控平台指标数据和应用情况,通报到案、到人、到具体节点,作为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凡是有故意不按指引操作、填录虚假信息、错误引入材料等规避锁定和监管行为情节严重的,及时进行通报问责。
五、核心功能
(1)流程节点监管
业务庭庭长能够监管全庭所有案件流程节点,根据平台推送的案件预警、锁定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督管理措施。
(2)流程节点预警
该模块用于在流程节点监督管理平台中展示节点的预警情况。
该功能分为4个维度进行统计,分为超期、预警、锁定、解锁4个标签页,每个标签页中又分为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立案登记、庭前准备、裁判阶段、判后阶段、执行阶段7个办案阶段来进行展示。
(3)部门预警情况
该模块用于在流程节点监督管理平台中按照部门为单位统计节点的预警情况。支持同时展示多个维度或只展示单个维度,支持详细节点数据进行反查。
(4)案件锁定情况统计
该模块用于统计全区案件锁定情况统计,根据授权情况支持分别按照地区、法院、部门的维度统计案件锁定情况。
(5)被锁定案件类型统计
按照地区、法院、部门的维度统计被锁定案件类型情况。具体的统计项包括锁定案件总数、同期受理案件总数、锁定案件占比,按照民事、刑事、行政案件进行分类统计。支持反查统计结果中的具体案件信息和案件关联的节点信息。
六、创新性
(1)以信息化促进规范化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从法院信息系统中提取多维业务数据,加工处理后基于业务规则进行智能分析,明确每一个节点的时长标准、信息填录及信息公开标准以及节点管控要求,让办案人员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一目了然。让办案法官按照流程节点管控要求,统筹兼顾好案件的审判执行活动,规范案件办理。
(2)可视化监督管理
平台设计可视化监督管理模块,院庭长能够实时了解掌握本院、本部门案件预警、超期、锁定情况,并可对案件办理流程实时同步监督管理,实现流程监控、督办提醒、运行效率统计分析报告生成等功能,从而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问题、明确发生问题的源头及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对业务流程运行情况和效率进行评估和诊断,为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提供数据支撑。
(3)改变办案模式
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变办案模式,通过各个节点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形成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的流程链条,不断强化办案人员责任意识,确保有效提升案件质量和效率。
七、运用成效
(1)完善法院运行秩序,提升法院治理水平
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之一,法院智慧能力的建设有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提供重要保障。充分分析利用法院案件关联的数据资源,推进人民法院管理科学化、智能化。
(2)科技助力司法改革,提高案件办理质效
法院智能系统的建设为司法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法院办案的质量、效率、效果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科学调度审判、执行工作,加快执法办案进度,提高法院工作质效。
(3)优化司法工作质量,促进办案积极性
人工智能融入司法实践,为法院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办公方式,大幅提升办公办案效率,防止诉讼拖延。通过应用建设有利于促进办案积极性,降低案件积压率。
八、可复制推广性
目前,全国绝大数多数法院都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节点超期的情况,流程节点管控平台可帮助法院缓解这一难题,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加工处理业务数据,实现节点监控、事项提醒、案件和节点信息汇总统计与反查、部门预警、监督情况统计、案件锁定统计等功能,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变办案模式,不断强化办案人员责任意识,确保有效提升案件质量和效率,提升当事人的诉讼体验,适用于向全国法院推广。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