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1-11-04 13:50:21 来源:云南省楚雄州公安局
[内容导读] 楚雄公安创建“云访评”对接“治理通”赋能110民意趋向和社会治理智能融合
2021 年伊始,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和全国第 35 个 110 宣传日来临之际,楚雄公安创新建“云访评”对接“治理通”,率先在全省实现了 110 警情全量云访评和非警务警情有效分流,向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献礼。
一、适用业务
2020 年 7 月,由云南省楚雄州委创建的“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简称“治理通”)成功亮 相第三届数字中国峰会,实现了全州社会治理的数字化。2020 年 12 月,楚雄州公安局创建了“110 警情全量回访云平台”(简称“云访评”),实现全州公安 110 的自动回访。在此基础上,楚雄公安主 动将“云访评”融入全州“治理通”,赋能 110 民意趋向和社会治理两个维度的数据融合和智能应用。
二、创新点
(一)提升警情数据的安全性。楚雄公安自主开发建成的 “110 警情全量回访云平台”,可自动向报警人推送回访短信,报警人可通过平台自动推送的手机短信实时了解公安机关接警、出警、 处警等进度情况,处警民警可及时接收到平台自动推送的派警简讯和高风险预警信息。平台面向全警开放,督察及法制等部门还可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应用,不断推动提升全州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 进程。
(二)有效实现警情大回访。创新实现有效警情 100%回访、无效警情 100%警示、接处警满意度 100%访评的“三个百分百”目标。“110 警情全量回访云平台”实现了对所有拨打 110 电话的群众“一 键式”回访、评价,通过开展满意度数据分析和研判,提升民意趋向全时预判、预警和推送,构建 起 110 接处警民意趋向的实战应用模型。
(三)实现数据融合互通。依托公安边界平台建立数据交换通道,完成了 110 接处警平台与“治 理通”平台成功对接,实现“治理通”入格警务事项及时向 110 接处警平台流转,110 接处警平台 接报的非警务事项及时向“治理通”平台推送,通过大数据智慧赋能的良性循环,让每一起警务或非警务警情,都能在工作闭环内分流处置和及时回访。
三、可解决的问题
(一)助力情报指挥便捷高效。“110 警情全量回访云平台”在功能拓展方面还充分考虑了其他 公安实战需求,如:设置警告短信,对恶意骚扰、谎报、扬言恐吓、疑似酒醉和精神病人报警等四 类警告短信及时警示报警人,并作为依法查处的依据;设置宣传短信,针对电信诈骗、高发多发警情,自动推送报警人提高防范意识,全能助力公安情报指挥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智慧简洁。
(二)实现接处警流程处置智能化。楚雄公安 110 警情全量云访评高效推动了公安机关 110 接 处警工作从被动接警、人工回访向主动预警、智能回访的转变,将 110 警情全量云访评全面融入全 州公安机关 110 接处警全业务流程,所有回访、测评、统计、分析等工作环节全部实现智能化,让 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每一起群众报警。
(三)实现 110 警情分流提高警务效能。瞄准有效快捷分流非警务警情,进一步完善社会应急 联动工作机制,打造高效的社会应急联动工作格局。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理、需引导到其他职能部 门处置的非紧急报警求助事项,通过“治理通”实现快速有效分流,减少非警务类报警对警务工作的干扰,切实为 110 减负松綁,确保非警务警情快速有效分流。
四、应用成效
(一)实现基层治理效能新提升。“治理通”的推广,流转了非警务警情,实现了社会治理事项 线上精准指挥调度和线下高效联动。在交通管理中,对车辆乱停乱放、违停堵塞交通、占用或堵塞 消防通道盲道、僵尸车等,群众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上报和投诉。在疫情防控中,通过“治理通”,把 精细化网格管理与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做到精准锁源、提前预警、精准防控。缅甸等周边国家 疫情暴发以来,又重点加强对境外进入楚雄人员、境外“三非”人员的全面排查,为“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以“治理通”为载体,推广禄丰市创建“无发案智慧安防村社、小 区、单位、企业”示范点和“入室盗窃、电动摩托车被盗和电诈案”三类高发案一体化防控,以及命案防控新机制,推动社会风险由末端管理转向前端治理。对交通违法、治安纠纷等简单警情实现 快速接警、快速处置, 对水、电、煤气、挪车等不属于警务事项的生活求助精准推送至相应部门, 截至目前,楚雄州共通过“治理通”处理事项 1. 1 万佘件,打造了“综合治理联动,共建共治共享” 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1 年 4 月 12 日,在《云南政务信息》第 13 期,刊载了《党建引领聚合力、基层治理增动力, 楚雄公安创新 110 警情分流提高警务效能》的经验,副省长、省公安厅长任军号批示向全省推广。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