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公安 > 正文

宿迁经开区公安分局护校安园“333”工程

时间:2023-03-15 14:04:56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 周涛

[内容导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已深入人心,中小学生和幼儿作为弱势群体,其生命和健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已深入人心,中小学生和幼儿作为弱势群体,其生命和健康安全时刻牵动千万个家庭,校园安全是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做好校园安全工作,保障教师学生安全,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如何做好新时代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日,宿迁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开展“333”工程,打造校园人像感知 “警卫园”系统、 “570”邮箱等多个铸盾护蕾品牌,全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极大的提升了精准防范涉校案事件能力,并总结提炼了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一、工作背景

  今年春节以来,全国多地出现了多起学生自杀或扬言自杀、离家出走、校园霸凌及被电信诈骗等警情,此类在校学生遭受侵害的案事件影响了校园安全稳定,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以笔者所在地为例,2022年2月7日至2月20日,全市涉校警情共99起,其中学生自杀或扬言自杀、离家出走等警情8起,占比8.08%。经逐案分析,发现虽然涉校警情多发于初中至高中年龄段的学生,但有日趋低龄化的表现,小学一二年级校园暴力案事件日益增多,且出现行为表现多样化等特点。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三送”活动,固化“心理防线”。一是送平安进校园。公安分局选派辖区派出所长和优秀社区民警担任中小学幼儿园的法治副校长,以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及禁毒知识等为重点,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宣讲,组织师生开展校舍倒塌、食物中毒、火灾自救、防暴反恐、拥挤踩踏等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师生心理防范意识及能力。二是送宣传进校园。通过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宣传卡片、图片展示等方式,对学校师生和家长进行防溺水、防欺凌、防电诈、防车祸等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积极为师生解疑答惑,并广泛听取广大师生、家长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实现互动交流,从实战、实践中提升管理水平。三是送关爱进校园。分局以“晓黑板”、微博、微信及QQ群等现代科技平台为依托,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借助网络这一新阵地,有效加强与校方的沟通,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校园安保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开展预防工作。

  (二)深化“三防”措施,筑牢“平安基石”。一是人防助力。分局积极推动并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内部保卫组织,落实专职保卫干部,切实担负起内部安保之责;同时,由政法委牵头、公安分局推动,协调调动治安联防队、治保专干、学生家长等力量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来,建立“学校护校队”、“红袖标值班长”、“综治联络员”等多个组织,积极开展自防工作,尤其是在上放学时段,将保卫力量显性摆布在重点部位、重点路段,配合公安民警一道开展护学工作,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二是物防增力。加强校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设备的储备,加固校门、值班室、宿舍楼、教学楼、食堂围墙等部位安全设施,工作时间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工作时间专人负责值守、巡查;配齐配足实用且易操作的安防应急器材,置于随时可取用之处,增强守卫人员的防入侵和自卫信心与能力;将安全标识、民警提示、学校制度等制成标牌,展示于最易出事地点,引导师生远离危害。三是技防给力。分局与区教育局联合建设校园人像感知预警“警卫园”系统,通过建设“三网、三库、三机制”,对涉校风险人员“自动识别、主动预警、联合处置”,着力防范涉校极端案事件的发生。目前,经开区38所学校已布建人像识别前端218路、人体识别前端620路,在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有个人极端倾向人员、涉稳重点人、涉毒前科重点人、过激诉求、婚恋、家庭变故等可能诱发个人极端的重点人员中布建“涉校风险人员”数据库156名。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校园人像感知预警系统得到了各方高度认可,学校和学生家长普遍认为早发现、早预警“涉校风险人员”,能够使安保力量提前进入处置戒备状态,相较于无预警的突发案事件,处置工作更为迅速有力。

  (三)推行“三抓”举措,打造“安全屏障”。一是抓校园欺凌打击。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暴力影视片的泛滥或喧染,使少数学生沾上了欺凌的恶习,面对纠纷、贪小便宜、索要钱物,结伙施暴。分局联合区教育局、学校共同打造校园“570”信箱,取谐音“无欺凌”,从苗头性、倾向性抓起,加强对弱势学生的关爱保护,加大对欺凌学生的法治教育和打击力度,以震慑少数、教育多数。二是抓假期安全监管。假期安全问题呈多发态势,溺水身亡、跳楼自杀、交通、火灾事故造成不少家庭悲剧,分局联合学校,在“晓黑板”与家长签订责任状,并定期推送提醒;分局在辖区河流主要河段均建设了防溺水观测点,放置了竹竿、救生圈,并积极推动辖区党委政府组织社区、村居委会干部、社会治安积极份子深入社区、村组、交通沿线,加大宣传力度,排查安全隐患,筑牢假期学生安全屏障。三是抓学生心理疏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加速,竞争日益激烈,造成不少家庭压力剧增,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随之增加,缺乏父母关爱的儿童心理脆弱;父母感情破裂造成儿童心理创伤,自卑心理沉重;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使不少学生心理扭曲,以上因素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分局利用所长、优秀社区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长的有利契机,推动学校每月固定开办“三观”教育讲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避免引发心理疾病,及时阻止厌学、逃学甚至自残、自杀等现象发生。

  三、经验启示

  校园安全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涉及综治、公安、教育等部门,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综合施策。宿迁经开区公安分局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精准防范涉校极端案事件的做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瞻性、可行性。

  (一)党政统一领导,有效形成工作合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在其统一领导和协调推动下,区政法委牵头组织推进,公安分局研究制定联合处置办法,教育部门承担前端建设费用并组织校园安保力量和教师成立处置队伍,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为公安机关防范涉校极端案事件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二)坚持靠前主动,防范风险于未然。充分践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将工作重心、警务资源、警力投入前移至案事件发生前,主动分析评估影响校园安全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做实预警预案,做到预知在前、防范在前、行动在前,以万全之策做好万全准备,以万全准备确保万无一失,努力实现“不发案、少发案,不出事、少出事”的最佳效果。

  (三)健全风险预警“警、校”协同处置机制。公安分局根据学生在校、上放学期间和学生不在校等情形,建立快速反应、联合处置、研判管控等3项机制,明确处置流程、规范和要求,并通过高频演练,确保涉校风险快速反应、快速处置。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