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公安 > 正文

浙江公安“办案一件事”改革

时间:2023-04-19 10:58:39   来源:浙江省公安厅

[内容导读]    为破解案多人少解决难、执法质效提升难、执法权力监管难等公安机关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2021年浙江公安提出全面推进办案一件事集成改革

  为破解“案多人少解决难、执法质效提升难、执法权力监管难”等公安机关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2021年浙江公安提出全面推进办案“一件事”集成改革,即打破空间和时间制约,开展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制度创新和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的彻底重塑,着力打造“取证少跑腿、部门一网通、监管全覆盖、保障云支撑”执法办案新生态。本项改革围绕数字化办案、一体协同、智能监督、服务群众四方面开展:

  一是聚焦现代执法办案模式构建,推进数字化办案。推动资金流水、现场勘验、卷宗归档等数字化,实现跨部门协同联通;深化移动办案模式,实现当场处罚、现场笔录、审核审批等功能,深度应用率超95%;搭建互联网远程取证平台,让报案人、证人、律师等足不出户,利用手机就可以接受询问等活动。

  二是聚焦一体化应用实效,推进跨部门协同办案。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工作为抓手,牵头建设全省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平台,形成省域两法衔接流程数字化闭环;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全面建成,是全国首个全省域范围实现公检法司间单轨制(即不移交纸质卷宗)协同办案的省份,联合政法机关形成20余个制度规范和标准,单轨制办案率超99%;构建涉案财物跨部门大监督格局,实现网上换押式移交,搭建数据监管中心形成闭环管理,探索建立第三方处置应用和机制;

  三是聚焦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推进智能化监管。全省推广智能执法监督管理平台,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反馈跟踪”监督闭环;强化全过程执法记录,实现一平台统一管理,去年汇聚执法视音频超500万条;研发“非羁码”应用,全力打通数据壁垒,织密智能感知网络,实现对非羁押人员的数字化监管。

  四是聚焦基层群众获得感,推进办案“最多跑一次”。文书电子送达让当事人15分钟内在手机端即可查阅相应法律文书,邮寄资费下降近30%;推广涉案款项在线执收平台,对接财政、第三方支付等部门,让当事人利用APP即可完成罚款、取保候审金等缴纳;智能辅助执法指引,将近1500个案由及300个办案程序的适用条件、时限要求、注意事项等结构化,嵌入执法办案系统各环节,方便民警快速定位使用。

   经过一年多努力,办案“一件事”集成改革初见成效,有力推进了我省公安执法理念、模式和手段创新,推动全省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去年,该项工作入选《法治浙江重要窗口实践100例》,被省委依法治省办评为年度有辨识度有影响力法治建设成果。具体成效如下:

  一是执法质效提升。去年全省公安移动办案深度应用率超90%,材料流转、交接环节缩减50%以上,案件按期归档率超98%,邮寄资费下降近30%,76.44%的行政案件在24小时内办结,21.67%的刑事案件在10日内办结,同比提升6.1%和3.7%。数字化执法管控率超99%,多发常发易发执法问题明显减少,源头管控、中层履职、警种合力明显增强,重点执法问题同比下降73%。

  二是业务流程重塑。办案源头数字化,实现了民警一键取证、一键存档、一键移交等;互联网取证,破解目前非接触性涉众型网络犯罪案件高发,疫情防疫常态化发展,跨域取证难度不断增强的问题;政法一体化办案、两法衔接数字闭环,推动公安机关和政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网上协同办案,促进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智能执法监管,汇聚公检法全量执法数据,基本实现全数字化监管;阅卷精灵在数字卷宗背景下,实现阅卷模式的重大改革,获公安部基层技术革新奖二等奖;智能送达、在线执收等场景,实现了当事人文书签收、款项交纳的“一次也不用跑”;非羁押人员闭环监管系统,有效解决监管“失管失控”问题。

   三是体制机制创新。省公安厅联合检法财下发《浙江省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处置工作指引》,着力破解涉案财物处置难问题;印发《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平台建设推进方案》,建立健全行刑数字衔接协同机制;出台《浙江公安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规定》,为数字化推动变革性组织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