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3-05-11 09:56:39 来源:广西匡品电子科技、末名环境分子诊断(广东)、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
[内容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禁毒工作,提出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新时代禁毒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禁毒工作,提出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新时代禁毒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西壮族自治区因海陆沿边的地理特性,导致疫情、毒情双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广西警方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禁毒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毒品治理体系,创新禁毒工作措施。
广西针对新形势、新毒情,在全国污水毒情监测的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合国家重点毒品检测实验室的污水流行病学专项研究成果、独创的环境分子诊断技术,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精准微量检测分析平台。
中国电信基于天翼云开发部署“全区毒情态势感知云平台”及警务通终端情报APP,利用5G+量子通信、天翼云+AI大数据等技术帮助警方提升安全可靠、精准有效的“防、控、打”能力,通过构建全视角大毒情监测体系对毒情蔓延态势进行遏制预警。
本系统在新冠疫情防控攻坚战中,严格按WS/T 697防疫及P3级防护标准,升级改造仪器设备并重构采样、封装、转运体系,针对疫情、毒情双重影响的重点管控区域、封闭监管场所进行“5G+无人机”远程非接触式采集样品,通过分析微量元素的浓度水平来协助当地警方监测毒情态势,实现安全可靠的染毒预警、规模评估、感染源追溯及重点封控监管目的。
中国电信广西公司协同自治区公安厅下属机构—广西匡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每月不定点在全区14个地市、110个县区的污水处理厂、基层乡镇社区或重点管控区域进行实时抽样、无人机隐蔽取样,密切协同国家重点毒品检测实验室(未名环境分子诊断(广东)有限公司)的毒品色谱图分析,通过“全区毒情态势感知云平台”展现毒品目标物种类、浓度等情报信息,利用AI+大数据分析协助警方进行客观评估特定区域毒品消费量、吸毒人次、流行率等,全程实现犯罪证据固化,从而实现溯源追踪、精准打击、有效防控。
【核心技术架构】
1、污水流行病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环境科学家Christian Daughton提出。北京大学研究团队于201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相关研究,未名环境分子诊断(广东)有限公司团队在国内最早与禁毒部门合作开展应用,客观评估特定区域毒品消费量、吸毒人次、流行率等。广西作为最早的一批实践应用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发挥了其客观可靠、快速实时、成本低、适用性高等优点,为科学、定量的毒情评估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在广西的禁毒实践工作中,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
2、环境分子诊断技术以环境介质(污水)为研究材料,通过解析其中的化学成分(毒品及其代谢产物),对其来源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传统毒品监测、新精神活性物质预警、制毒活动排查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3、利用“5G+量子通信”高速加密隧道,实现取样现场远程视频监控,并为实时监控视频流、采集数据流在开放环境下安全接入提供“双隧道”数据链路的量子加密保护,有效杜绝信息泄露。
4、基于AI+大数据分析,协同国家重点毒品检测实验室的毒品色谱图分析数据,使毒品目标物种类、浓度等情报信息全部实时可视化。
【成果落地】
1、通过构建全视角大毒情监测体系,对毒情蔓延态势进行遏制预警,使广西警方“防、控、打”能力更加完善,毒品治理工作更具前瞻性;
2、全流程数字化有效解决隐蔽犯罪证据难固化问题,从而实现溯源追踪、精准打击、有效防控。
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壮美广西正砥砺奋进,势必肃清八桂毒害。自2021年7月开展全区污水禁毒专项行动以来,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共计进行660余次采样检测分析,通过技术创新,迭代升级,成果显著。
2021年第三季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市主城区污水检测中,针对**区域的氯胺酮、甲基苯丙胺等人体毒品代谢物含量明显高于平均值的情况,通过“全区毒情态势感知云平台”协同当地警方,利用河流、污水管网溯源追踪,多次采样检测核对进行精准定位,成功打掉某地市多个贩毒制毒窝点及流动人口聚集吸毒活跃地,抓获犯罪嫌疑人及吸毒人员**名,有效肃清八桂毒害。
自治区公安厅L处长表示,在全国污水毒情监测的成熟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广西创新性在污水流行病学的专项成果上,融合环境分子诊断技术、5G+量子通信、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摸索出禁毒工作的新思路,为建立全区污水毒情监测评估体系提供技术保障,大大提升公安机关精准打击能力,从而遏制毒情蔓延态势,具有很好的复制推广价值。
新冠疫情持续肆意蔓延,团队开拓创新、积极进取,针对部分疫情、毒情双重影响的重点管控区域、封闭监管场所进行“5G+无人机”远程非接触式采集样品。严格按WS/T 697防疫及P3级防护标准,升级改造仪器设备并重构采样、封装、转运体系,切实做好疫情、毒情双监管。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