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时间:2021-05-24 14:05:01 来源:人民公安报
[内容导读] 今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钱塘新区分局多维度深化智慧巡控工作,有效压降了警情数量,提升了处警速度和破案效率。
无人机、智慧警灯、智能头盔……这些高科技手段运用于社会面巡控工作中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今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钱塘新区分局多维度深化智慧巡控工作,有效压降了警情数量,提升了处警速度和破案效率。自推行智慧巡控新机制以来,重点整治区域有效警情下降26.67%,涉黄警情下降80%,传统侵财案件破案率由30%提升到50.88%。
大脑”完善顶层设计
浙江钱塘新区分局把智慧巡控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之一,成立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有效整合数据资源和巡控力量,编制包含标准、机制等15项内容的智慧巡控工作手册,确保高效开展巡控工作。
据介绍,在过去的巡逻模式中,巡逻民警掌握的信息数据较少,大多数靠口头盘问发现线索。分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建立集警情分析、巡区警力、智能感知、精准施巡、绩效评估、智慧应用、智安导控等七大应用模块的“CPTU—钱塘智慧巡控平台”,打通后台数据壁垒,链接智慧警灯、智能头盔、无人机等前端设备,实现了警情、巡区、车辆和警力情况的“一图作战”。
“智慧巡控平台是智慧巡控的‘大脑’,无人机、智慧警灯、智能头盔这些前端感知设备试用以来,共计发现嫌疑人员100余人次。这种在茫茫人海中通过移动式抓拍和比对来发现线索的方式是前所未有的。”分局巡特警大队负责人邵明明介绍,依托该平台真正实现了快反应、高效率。
“小脑”做强体系建设
5月7日,钱塘“智鹰”研判工作室联合合成中心在辖区一家居工厂发现一名在逃人员,迅速指令巡控民警,巡特警PTU(机动)中队负责人周春华立即组织警力上门,在宿舍内将在逃人员抓获,全程仅用了1小时。
为提升指挥调度的效率和分析研判的精准度,钱塘新区分局建立“智鹰”研判工作室,设置指挥调度、勤务监督、分析研判、视频作战等岗位,落实巡逻力量开展信息研判、精准指挥和智慧巡控,为扁平化指挥和精准打击提供有效情报支撑、技术支撑。
作为该局智慧巡控的“小脑”,“智鹰”研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发送各类研判信息、通报100余期,助力抓获各类嫌疑人171人,其中网上在逃人员6人。
“N个支点”做精维度延伸
3月9日,接到“智鹰”工作室的预警信息,便衣队长高宜胜带领队员通过查看监控、比对研判、蹲堵伏击,快速抓获在逃人员2人。这支叫“钱鹰”的便衣队,是钱塘“智慧巡控”系统的其中一个支点。
智慧巡控以治安防控队、机动队(PTU)、铁骑队、无人机分队、“钱鹰”便衣队、联勤警务站等巡防力量为支点,辐射做好34个网格责任制巡区的“全局一张网”建设,实现便衣巡控强力打击、重点整治压降警情、交巡合一快速反应、前端设备多维应用的“四位一体”职能,实现街面有人巡、案件有人破、宣传有力度、后台有支撑、服务有保障。
“智慧巡控”系统还进一步拓展了反诈工作空间。4月12日,PTU机动队在处置一起电诈警情中及时止损,成功止付涉案资金40余万元。他们将PTU车辆改装成“反诈主题宣传车”,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辐射影响更多的群众。4月23日,在下沙龙湖天街,他们通过无人机高空喊话宣传、地面重装展示、同步媒体传播,开启立体式反诈宣传工作,共计发放反诈传单2000余份,引导1.2万余人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据钱塘新区分局反诈专班负责人介绍,通过钱塘智慧巡控多维度的延伸,打破了警种壁垒,创新了反诈模式,捂紧了百姓“钱袋子”。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