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上海法院破解知产案件“送达难”

时间:2020-09-01 14:46:12   来源:浦江天平公众号

[内容导读]  自2019年开始,上海徐汇法院依托特邀调解工作机制,与徐汇智调人民调解委员会合作,首次引入知识产权调解专业人员。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纠纷的涌现,以及权利人维权意识的增强,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徐汇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出现井喷式增长。仅今年1至7月,该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已逾9000件,但知产庭仅有21名法官。

上海法院破解知产案件“送达难”

  “案多人少的情况,促使我们不得不借助专业化的调解力量。” 该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庭长许斌介绍。

  自2019年开始,上海徐汇法院依托特邀调解工作机制,与徐汇智调人民调解委员会合作,首次引入知识产权调解专业人员。今年4月,该院进一步充实力量,形成了10人的调解团队。作为首批入驻法院的调解员,王临宇说到,调解工作起步之初,送达问题是一大难点。

  “知识产权案件的当事人往往遍布全国各地,原告提供的被告电话和地址常常存在问题,调解员们打电话过去是空号或并非本人,邮寄送达又无人接收,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王临宇说。

  为破解这一难题,调解团队主动向科技借力。其所属机构自主研发了一套案件处理系统,具有实名电话检索等功能。经过上海徐汇法院和徐汇区司法局授权,调解团队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将实际触达率提升到了90%以上。

   与此同时,为提高效率,团队还进一步细化流程,分别设置“调解岗”“助理岗”和“辅助岗”三类岗位。其中“调解岗”均是持有律师执照、具备一定知识产权调解经验的律师,“助理岗”要求拥有法律专业学历或学位、具备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据统计,自2020年4月以来,调解团队每月收到委派委托调解案件超过500件,最终调解成功近200件,剔除当事人拒绝调解等情况,团队调撤率在60%左右。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