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时间:2022-03-15 10:04:36 来源:长安评论公众号
[内容导读] 山东省青岛市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实施“一三四三”工程,推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打造了 “瑞阳心语” “敞亮工程”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
山东省青岛市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实施“一三四三”工程,推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打造了 “瑞阳心语” “敞亮工程”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
市社会心理大数据采集中心
建立“一把手”推进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力。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个市直部门“一把手”为领导小组成员。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社会治理专项规划,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作为平安青岛、健康青岛、文明青岛建设的重要内容。
胶州市胶北街道心理服务中心
搭建基层、行业、专业三大平台,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完善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区市、街镇心理咨询室(社会工作室)开设率达到100%,城乡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站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强行业心理服务平台。全市大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成率和专兼职心理教师配备率均达到100%。打造职工心理健康10分钟普惠服务圈,全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率达90%以上。做精专业心理服务平台。全市所有精神专科医疗机构、95%二级以上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开设了心理(精神科)门诊,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设心理咨询室。
市职工心理健康大数据分析平台
运用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四种手段,打造心理学应用创新高地。坚持科学化引领。 “中国科学院心理服务工程实验室”落户青岛,先后承办两届“中国社会心理服务高峰论坛”和首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青岛成为两大心理学高端会议(论坛)永久会址。推进市场化发展。规划建设心理健康产业地标“心智谷”,构建“产、学、研、用、金、孵、展”全链条、一体化的心理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壮大社会化力量。全市登记非营利性民办心理服务机构65家,业务范围包含心理咨询服务内容的社会组织有388家。加强信息化支撑。开发“社会心理服务智慧系统”,建设心理服务大数据中心,免费为群众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服务,动态研判社会心理发展趋势。
市城阳区开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阳光热线
完善正面引导、心理疏导、危机干预三项机制,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正面引导。打造线上“互联网+心理健康”云平台,推送心理健康知识。推出《和你在一起——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节目》,播出245期,在线观看900余万人次。强化心理疏导。把市级心理援助热线并入12345政务服务热线,直接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实施危机干预。组建35个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响应及时率达到100%。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出台《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开通23条免费心理热线,努力为群众和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及危机干预。
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咨询师开展线上线下心理疏导服务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