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时间:2022-03-25 10:50:58 来源:《绍兴日报》
[内容导读] 目前,绍兴市检察机关已成功研发了数字检察监督平台、财产刑执行一体化监督系统、APDA(分析、计划、执行、处理)社区矫正智慧检察系统等一大批叫得响的数字检察品牌。
经过多年的创新开发、数据扩容,目前,绍兴市检察机关已成功研发了数字检察监督平台、财产刑执行一体化监督系统、APDA(分析、计划、执行、处理)社区矫正智慧检察系统等一大批叫得响的数字检察品牌。其中,数字检察监督平台作为绍兴数字检察的拳头产品,已上线虚假诉讼、社区矫正、非标油违规使用等在内的31个监督子模块,全面覆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
研发过程中,市检察院为避免出现技术与业务“两层皮”的现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检察办案人员与常驻的软件开发团队保持密切沟通,随时根据办案重点、难点“点单下菜”,技术人员则针对办案需求迅速调整设计方案,让程序开发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司法办案实践,让数字检察有效应对全新复杂的监督难题,赋予法律监督更强大的动能。
检察机关锁定监督线索后,开展走访调查
在智能应用加持下,绍兴检察在能动司法的新发展道路上持续探索实践,由被动等案走向主动出击,线索来源不断拓宽,发力方向更加精准,监督质效显著提升,办理了一批监督效果好、典型意义强的案件。
2021年6月,诸暨市检察院在办理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时,发现省外籍嫌疑人通过注册“空壳公司”实施犯罪。围绕这一线索,检察机关立即开展跨部门、跨领域数据分析研判,以外地户籍人员在诸暨注册登记企业、短期内大量开具发票、不缴税或部分缴税等为关键点,摸排出一批异常公司,移送相关部门进行查处。目前,诸暨当地空壳公司被清理375家,38人因涉嫌注册空壳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法律监督从来不是独角戏,练就数字检察的“火眼金睛”,同样需要以“刚强的意志,柔软的身段”争取各方支持,实现监督效果最大化。2020年以来,绍兴市委出台《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及14项配套机制,市人大出台《关于加强和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检察机关加强行政检察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强化工作衔接,打通数据壁垒,完善政府部门与检察机关的司法、行政执法等信息数据共享,进一步优化检察监督外部环境。一系列机制文件的出台,为检察机关与政府部门间的数据联通起到极大推进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数据支持氛围。
全面启动数字检察模式后,绍兴市检察机关在海量数据中深度挖掘,监督案源渠道被充分打开,线索成批量出现,也涌现出了许多典型案件。2017年至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150个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及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精品案例。
数字检察可共享,万紫千红方是春。2021年2月,全省数字检察工作会议在绍兴召开,正式吹响了浙江数字检察的集结号,绍兴检察为全省乃至全国检察机关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模板。截至目前,绍兴市检察机关已向全省、全国检察机关移送线索300余批1万余条。
各地检察机关纷纷到绍兴市检察院学习绍兴数字检察的做法,为绍兴大数据助力法律监督的新路径、新举措点赞。2021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确定绍兴市人民检察院为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创新研发基地。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