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时间:2020-11-24 09:58:17 来源: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时公众号
[内容导读] 今年6月,山东法院全面建成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并在全省三级法院正式上线。
今年6月,山东法院全面建成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并在全省三级法院正式上线。为了对现阶段的建设成效进行全面、客观的定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开展了第三方评估工作。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作为司法领域信息化总体论证与方案设计、智慧司法大数据技术与产品研发、司法信息系统及产品的研发与服务、司法信息化咨询服务等业务的专业研究机构,具备总体设计能力、综合集成能力、第三方测试和评估等能力。第三方评估能够验证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设的实际效益,与总体设计和第三方测试相辅相成,为法院信息化抓好“一头一尾”“一硬一软”。
评估原则和方法
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围绕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在推动司法公开、深化司法为民、提升审判质效、规范司法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全面深入“把脉”法院信息化的现状,有助于总结取得的成绩,发现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次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坚持有规可循和客观评估的原则,所有指标均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和文件精神(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建设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意见》、《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版)》等)。评估指标主要选择当前对促进评估对象提升审判质效、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便利以及推动司法廉洁等领域作为评估的重点,确定了智能审判、高效执行、优质服务和自动化监督4个维度,下设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32项。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评估组利用评估对象的审判态势和绩效考核相关数据,提取电子卷宗、电子签章、网上缴费、电子送达、网上办案等评估数据,按照山东法院的全流程网上办案平台对落实辅助法官审判执行、服务审判管理、提高诉讼服务水平和强化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评估分析。此外,评估组通过山东高院提供的访客账号,对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核实和记录,对诉讼服务和审务监督等内容进行了技术检测和第三方验证。
评估结论和探究
评估组根据前期实地调研和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山东法院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第三方评估报告》。作为我国首个全省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的法院,山东法院实现了无纸化办案从局部试点面向全省部署的转变;办案流程从碎片化、粗放化、行政化向全面化、精细化、平台化的转变;诉讼服务从流程化、标准化向灵活化、泛在化的转变。
从成效来看,山东法院的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将系统对接数量从10余个提升到30多个,融合77个功能及子系统,并将文字识别、语义分析、互联网传输等技术与法院业务深度融合,打造了全业务、全方位、全环节、全流程的办案新模式。在该模式下,立案、诉调、审理、执行等所有流程形成闭环,26个节点清晰明确,当事人立案、交费、递交材料和法官阅卷、庭审、撰写文书等均可在网上办理,优化了执行和诉讼服务的无纸化应用场景,并通过五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落实全流程网上办案的质效合一。法官和当事人都从繁多的纸质材料中解放出来,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服务,法官点点鼠标即可开展办案工作。
大数据表明,凭借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的内部融合和外部联通,今年以来山东全省法院通过网上缴费高达21.9亿元,占全部诉讼费的65.1%;完成网上委托鉴定2.8万件,鉴定平均用时从46天降低到16天;速裁案件结案率达90.8%,一审民商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3.9%;全省1500余个互联网法庭共审理4.7万案件,审结3.4万件;各类案件办理周期缩短24天,其中涉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缩短了34天;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工作量则整体压缩了40%至50%。
上述成效得益于山东法院自觉践行大治理观、增强互联网思维,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设部署的重要举措,实现司法理念、模式和作风的整体转变。山东高院紧紧围绕推进诉讼流程再造集成优化功能,以全员上线、即时生成、自动结案、一键归档、坚决防止“二次扫描”和“集中扫描”为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全流程广度和无纸化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