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时间:2022-04-24 10:38:10 来源:上观新闻、新华社
[内容导读] 在当前,特别要注意发挥街(镇)的统合作用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撑作用。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线。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给社区治理提
在当前,特别要注意发挥街(镇)的统合作用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撑作用。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线。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给社区治理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育长罗峰教授 。
社区层面“清零”是当前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给社区治理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罗峰:“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推进,其行动策略体现在大的行政区和基层社区,两者会有所不同。对大的行政区域而言,“动态清零”并不意味着整个行政区内完全没有病例或新增病例,可能在某一时间点,有少数的区或社区还有病例存在,但基本都处于管控中,而经济社会生活则恢复正常。但对基层社区而言,“动态清零”意味着病例最终要降为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发生疫情外溢的情况。如果社区层面达不到“清零”或者出现外溢,整个行政区、社会面就不可能实现“清零”。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层面的“清零”是当前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依赖于社区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的建构,这是上海当前社区治理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提升社区社会动员能力,要注重发挥两大作用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社会动员能力一般包括动员的主体、客体,动员的资源、动员的机制手段等。当前应该重点发挥哪些力量的作用?
罗峰:社区作为社会的微观载体,具有多元、异质的特征,政府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在这里汇集,自治、法治、德治和“数治”在这里融通,共同形成社区层面的公共治理结构。在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危机面前,要实现社区层面的“清零”,要提升社区的社会动员能力,就必须全面激活社区公共治理结构中各治理主体的能量。在当前,特别要注意发挥街(镇)的统合作用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撑作用。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什么是街(镇)的统合作用?
罗峰:这种统合作用主要包括行动指引作用和机动服务力量的配备。其一,行动指引作用。为了实现社区“清零”的目标,街(镇)要将市、区级层面的防疫政策与举措落地、落实、落小,围绕着小区封控、核酸检测(包括抗原检测)、物资供应、居民就医用药需求、志愿者队伍组建以及阳性病人转运等事项,结合街镇自身的实际和已有的探索实践,提出较为规范的操作手册与实施路线图,为小区“清零”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引。其二,建立街(镇)层面的机动服务力量。针对辖区少数小区的治理失效或突出的治理难题,如居委会、物业因阳性感染而停摆,社区民众意见反映强烈等,街(镇)要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统筹各方资源,组建一支包括志愿者、机关干部等在内的机动服务队或突击队,以应对小区层面点上的紧迫需求。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社区志愿者的支撑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罗峰:社会动员作为一种“促成个体组织起来参加集体行动的机制”,要汇集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以弥补行政力量的不足和市场机制的缺陷。疫情下,很多居民封闭在家,社区积淀着较为充沛的各类志愿资源。
在当前的社区治理中,除了要发挥小区原有的“三驾马车”和志愿组织的积极作用外,要充分激活与发挥新生的或新输入的志愿力量与资源,如社区报到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区积极积极分子与社区精英、下沉机关干部志愿者等的作用,根据具体任务,组建包括核酸检测组、物资运输组、信息发布组和楼栋志愿组等志愿团队,使社区“清零”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当然,街(镇)、居委要提供充足的防护装备与必要的上岗培训,以保证志愿者的防疫安全。
讲明政策背后的科学依据、举措间的逻辑关联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动态清零”是过程性的,这意味着可能需要一定的时日才能实现。如何正确对待这个“时间差”?社区在这方面能做些什么?
罗峰:民众解封的迫切愿望、经济社会正常化运转的需求与“动态清零”的过程性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张力,对其中产生的“时间差”需要理性对待与认识。这种理性的认识要求居民能获得对社会风险的感知,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政府的信任。因为人们对社会风险的感知能力越强,越会寻求治理体系的吸纳和包容,越想找到归属和认同。同时,在公众对政府有足够信任的情境下,他们会更乐于与政府、市场及社会组织共同形成合作网络,充分支持政府对社区和个人的管制性政策。
因此,相关部门除了要进一步阐释“动态清零”方针的必要性、科学性以外,也要及时发布关于社区封控、核酸检测(包括抗原)、物资供应、医疗保障等政策的权威性解读,特别是说清楚政策背后的科学依据、举措间的逻辑关联。通过信息公开与政策解读引导公众预期,从而在社区层面提升居民的政策遵从度与自我健康防护意识。
下一步可以在四个方面着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
罗峰: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1、进一步充实基层社区一线的力量。要进一步加大资源、人力向社区的下沉力度,并根据小区的切实需求来配备防疫资源。建议普遍推行选派上级机关干部进驻居委会的举措,进一步提升居委会的组织动员能力。
2、进一步加大防疫政策的社会化力度。除了新闻发布会以外,借助权威媒体、权威专家在相关媒体上进一步解读相关防疫政策的政策目标与科学依据。建议每出台新的政策举措后,都要及时跟进细化的关于相关政策的专家解读,提升社区民众对防疫政策的知晓度、认同度与遵循度。
3、进一步打通基层社区的保障线、生命线。以居民小区为单位,针对社区的高龄老人、重疾患者和困难群体等的特殊需求,在前期人数排摸的基础上,建立起联通区—街镇—居民三个层次的台账,给居民发放联络卡,并落实抽查与回访机制,政府切实承担起保供给线、保生命线畅通的兜底责任。
4、进一步加强社区志愿组织的组织力度。建议以街(镇)为单位,在总结前期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发挥社区志愿组织作用的指导性意见,包括社区志愿组织的类型、基本操作规范、物资保障和培训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社区防疫志愿组织的有效运作提供基本的组织构架和行动指引。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