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时间:2022-08-22 11:15:13 来源:第四、五、六、七、九检察部、机关党委
[内容导读] 2020年4月,苏州市人民检察院重磅发布《苏州市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给民营企业奉上一整套法治大礼包。 2022年3月,《苏
2020年4月,苏州市人民检察院重磅发布《苏州市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给民营企业奉上一整套“法治大礼包”。
2022年3月,《苏州市检察机关“党建惠企”稳企复产十条措施》出台,助推稳企复产进一步落实落细。
苏州先行先试探索企业合规改革试点,打造多个“全国典型”和“苏州样本”“苏州经验”。
……
一整套“护航民企”检察组合拳,是苏州检察机关努力实现法律监督和服务企业效应叠加、融合发展的履职落脚点。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路上,苏州检察机关始终不遗余力、精工细作。
围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政治社会环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部署要求,苏州市检察机关再一次加足马力,全面总结经验,对标更高标准谋求更多“硬核”“暖心”措施,深化落实助力全市经济恢复回升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护航苏州当好全省“压舱石”。
那么,该项工作开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率先践行“少捕慎诉慎押”,切实贯彻平等保护理念
图片不断强化逮捕必要性和起诉必要性审查工作,对犯罪情节轻微的企业及其负责人依法不捕、不诉,全方位降低办案对企业发展的影响。2021年苏州市经济犯罪案件不起诉率18.5%,审前羁押率23.9%,维持在合理区间。相对不起诉率、认罪认罚案件上诉率多年全省最优。工业园区院制作疫情防控“十宜十忌”宣传材料送至防疫一线,受到群众欢迎,被新华社客户端等媒体转载,阅读量超百万。
严管厚爱,开创具有苏州特色的合规模式
在全省率先组建市级层面第三方机制管委会和专家成员库,工作经验被苏州市地方性法规《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吸收。企业合规试点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合规案件58件,数量占全省17.4%,运用第三方机制适用达69%,办理的2起案件连续入选最高检合规试点典型案例。
强化产权保护,精准打击侵犯企业权益犯罪
加大惩治侵害企业权益犯罪力度,2021年共办理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侵犯商业秘密案件176人,同比增长15%。常熟市院办理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获评“2022江苏法治民企高峰论坛”法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治罪治理并重,全面降低企业刑事风险
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企业风险提示函等形式及时堵塞企业经营漏洞,降低刑事风险。开展“检企亲清”企业走访活动,问需、问计318家企业,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提供法律咨询、对策建议66次,形成“企业需求清单”,最大限度为企业排忧解难。
多方协同,推动解决涉企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请假难”问题
与市司法局会签《苏州市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规定(试行)》,推动解决社区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请假难”问题。昆山市院与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沟通,推动简化请假手续、加快审批效率,促成矫正对象戴某某请假赴江西吉安签下5000万元项目订单。吴江区院积极构建涉企矫正对象一体化服务机制,牵头研发“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大数据监督平台”,对苏州吴江、上海青浦、浙江嘉善三地社区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开展线上实时监督。太仓市院利用嘉昆太三家检察机关共同打造的嘉昆太社矫及检察监督机制及监督平台,联合多部门推动批准同意矫正对象范某某可以从事经常性跨市县活动,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深化民事行政监督,助力和谐稳定用工关系
严查虚假诉讼,今年以来共监督虚假诉讼案件40件,涉案金额8200万元。深化破产领域监督,保障市场主体清退有序,查办虚假劳动债权案件16件,张家港市院联合公安、法院出台《关于破产案件中防范和打击虚假债权的协作意见》。建立劳动关系领域专业化办案团队,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支持起诉工资报酬案件76件,成功化解涉农民工行政争议31件,帮助追讨拖欠工资2600万元。在办理一起案件中了解到当事人系退伍军人家属,且因工伤致贫,通过释法说理和司法救助,彻底化解行政争议。
深化公益诉讼职能,全方位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22项,办理该类案件50件,发出诉前建议42件,推动企业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吴中区院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5家企业存在劳动者因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影响工作考勤情况,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合理解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创新“恢复性司法+社会综合治理”理念,在太湖沿岸打造全省最大的生态资源公益修复基地,利用替代性修复、劳务代偿、异地修复等模式对企业进行整改,对诉讼标的较小且已整改的涉企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依法作不起诉处理。
畅通诉求渠道,稳妥办理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
利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苏检云窗口“企业绿色通道”端口,建立“优先受理、优先移送、快速办理”机制,畅通案件线索渠道,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涉非公经济案件58件、办结32件,吴江区院出台《涉非公经济案件专项立案监督工作机制(试行)》。相城区院在办理一起涉非公经济立案监督案件时,综合运用检察长接访、简易公开听证、刑事和解等举措,促使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依法保障企业正常经济活动。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