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北京平谷:政法助力搭建平台助推乡村治理

时间:2022-10-08 09:36:28   来源:长安评论公众号

[内容导读]    北京市平谷区打造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突出法治保障核心作用,深入推进以学育德、以文润德、以规立德、以评树德、以宣弘德、以行践德

  北京市平谷区打造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突出法治保障核心作用,深入推进“以学育德、以文润德、以规立德、以评树德、以宣弘德、以行践德”六德建设,弘扬公序良俗助推乡风文明社会和谐。

  01、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协同

  组建三级中心,夯实自治基础。坚持党建引领,组建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中心主任由村书记担任,集聚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政法系统人员及村干部、网格员、调解员、“五老乡贤”、律师等组成调解队伍,全面参与中心工作。赋予村书记、中心主任“总吹哨”召集权、指挥权、评价权和考核权,夯实“中心”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将“中心”与12345接诉即办工作相结合,有效对接区综合执法信息化平台,对执法类事项直接进入“三协同”执法链闭环处理。畅通三个渠道,倾听群众诉求。以“吹哨报到”机制为核心,协调调度相关力量。“中心”设定日常接待和定期接待模式,做到“人上见事,事上见理,情上讲法”。“中心”主任统一调度,村“两委”干部、区下沉干部、镇(街)包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每人每周至少走访5户群众,感知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呼声。“中心”与网格化管理中心对接,将群众诉求纳入“说事”范畴,进入“评理”流程,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评理清。设置三种方式,快速化解问题。一般的矛盾纠纷,“中心”当即组织党员、村民代表、12345接诉即办专员等人员,第一时间开始说事评理。不能直接调处的矛盾纠纷,召集专业力量,配合村级“中心”共同开展联合评判。法治事件采用劝诫处置、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综合运用“讲法+评理”模式确保问题有效化解。明确三种处置,形成工作闭环。针对不同事项处理结果,设置总结归档、提级上报、移交处置三种处置结果,对评理无法解决事项,明确村、镇、区三级提交流程,确保各类事项件件有结果、有记录、能查询、可追溯。

  02、坚持示范引领、典型带动

  以三级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为平台,深入推进“六德”建设,助推乡村治理。以学育德。“中心”对接党员活动室、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强化思想引领,让党的先进理论、传统美德和文明新风进入寻常百姓家。以文润德。发挥“中心”辐射作用,完善村级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推进“北戏书馆平谷分馆”“平谷百姓音乐厅”“文化大讲堂”“书法培训班”等建设,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以规立德。“中心”推动各村居制定实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实现“大事有村规,小事有民约”。以评树德。以“平谷榜样”“平谷的哥”“诚信果农”“美德少年”“文明幸福家庭”评选为引领,“中心”组织各村居开展各类道德领域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宣弘德。利用传统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道德典型事迹。“中心”推动组织文艺创作、文化演出等活动,弘扬真善美。以行践德。“中心”以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和专项治理三项措施为抓手,通过组织“礼让斑马线”“餐桌上的文明”“垃圾分类桶前值守”等丰富多元的基层实践活动,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群众崇善践德。

  03、坚持法治保障、政法助推

  通过教育引导手段,发挥法治的促进作用,形成规范规矩共识,成为内化于心的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正气充盈,推动基层治理有序运行。政法职能下沉。落实微网格治理机制,结合接诉即办“下交”工作法,以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和“平法e联”网上法律服务平台为依托,搭建线下线上两个平台,通过夯实村级源头底座,建强乡镇(街道)级主体平台,建精司法调解平台,筑牢村、乡镇(街道)、政法单位三道防线。成立普法联盟。成立由3000余人组成的平谷区普法联盟,10支普法宣传服务团队围绕群众法律需求,以“中心”为平台,开展以案释法宣讲活动。帮助指导基层。组织开展“法治乡村三年星火工程”,编印本土教材及法治服务便民联系卡,实现村(居)法治微课堂的巡讲全覆盖,形成311份完整的法治村情报告、挖掘培育311名“法律明白人”,搭设了完整的“中心”法治供给框架。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