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时间:2022-11-14 10:30:19 来源:襄阳司法公众号
[内容导读] 近日,枣阳市继2021年成功创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整合改革先行区之后,再次被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授予扩大包容审
近日,枣阳市继2021年成功创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整合改革先行区”之后,再次被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授予“扩大包容审慎监管范围,建立不予实施行政强制综合负面清单”改革先行区。
近年来,枣阳市认真贯彻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按照省、市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加快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的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在全市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截至今年8月,有13个执法部门出台实施了减免责清单,共涉及283项处罚事项,其中不予处罚212项、从轻处罚38项、减轻处罚33项、不予强制75项。
在推行减免责清单的同时,枣阳市大力推动“说理式”“提醒式”“服务式”等柔性执法。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特点,积极选择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建议、预警提示、约谈告诫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督促、引导、鼓励行政相对人迅速纠正违法行为,切实解决重罚轻管、机械执法、一罚了之等问题;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切实提高执法容忍度、规范度和发展宽松度,营造宽松包容的市场主体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共实施首违不罚事项905件、不予处罚事项6件、从轻处罚事项65件、减轻处罚事项27件、不予实施强制措施110件;实施柔性执法3883件,其中,说服教育830 件、劝导示范801件、预警提示1370件、行政指导731 件、行政约谈23 件、行政告诫 18件、行政回访44件、行政建议2件、警告64件。
通过实施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截至2022年8月,枣阳市市场主体总量已达96025户,创历史新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67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9家,枣阳市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2022年7月,工信部所属的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全国百强县(市)榜单,枣阳再进6位,名列第84位。9月,枣阳市又入选全国农产品生产贡献力百强县,是全国18个“双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农产品生产贡献力)之一。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