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时间:2023-02-22 09:52:49 来源:南宁检察
[内容导读] 人民性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属性,是检察工作必须保有、做优做实的底色。南宁市检察机关扎实推进司法为民大数据应用,拓宽公开渠道,构建新
人民性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属性,是检察工作必须保有、做优做实的“底色”。南宁市检察机关扎实推进司法为民大数据应用,拓宽公开渠道,构建新型检察公共关系。2022年以检察公开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升级12309检察服务中心网络平台,增设视频网上接访、律师互联网阅卷、检察听证直播、小程序“点单”接访等功能,打造多元化、信息化、便民化的检察服务窗口,申请阅卷的律师仅凭“双密码”即可完成互联网阅卷,解决因时间、空间阅卷难等问题。
利用案件信息公开平台,对符合公开的案件全部及时向公众发布,研发文件资料上报微信小程序,申请人直接从微信小程序上传信息资料,检察人员通过后台审核答复,通过“减流动、减环节、减时间”,确保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查询案件程序性信息公开事项,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注重数据集成化管理,建成集“过程管控、远程视频接入、互联网直播、设备联动、数据汇聚”等功能的检察听证系统、远程庭审系统,部署远程羁押听证系统,赋予远程羁押听证功能。疫情期间,远程听证、远程庭审系统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多数基层检察院都运用远程视频技术,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远程羁押听证和远程庭审工作。部署智能远程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驻所检察工作场所的灯光、水电、设备等进行远程管理。通过智能系统的应用,既能保证检察办案不因特殊情况影响诉讼时效,又解放了办案人员的“双手”“双脚”。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