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上海市反诈中心依托智慧公安主动防控

时间:2021-01-22 15:27:47   来源:人民公安报

[内容导读]  近年来,上海市反诈中心依托智慧公安赋能,通过涉诈电话智能识别、诈骗短信拦截系统等“黑科技”,打击防控实现了从“被动打击”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近年来,上海市反诈中心依托智慧公安赋能,通过涉诈电话智能识别、诈骗短信拦截系统等“黑科技”,打击防控实现了从“被动打击”向“主动防控”的转变。就在去年11月,上海市反诈中心通过96110预警专号成功劝阻一在沪外资企业负责人,帮助其及时识破骗局,避免了300余万美元的损失。

  反诈电话被匆匆挂断

  2020年11月上旬,上海市反诈中心在工作中发现,一境外诈骗号码多次与多家企业频繁联系,疑似有企业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遂通过96110预警专号逐家开展电话联系,核实确认信息,防止上当。

  在11月6日电话联系预警过程中,一在沪外资企业的中国分公司负责人李女士向民警反映,因工作原因她平时经常与境外电话联系,最近并未接听过可疑的境外电话,此外则不愿透露更多细节,同时也表示知道96110是反诈劝阻电话,表达感谢后就匆忙挂断电话。与这名潜在被害人的通话草草结束后,反诈中心民警认为李女士依然存在被骗风险,遂再次回拨电话。此时,电话那头的李女士依旧将信将疑,幸好其看到96110的来电后马上接听了电话,在反诈中心民警的再次耐心劝阻和细致分析下,李女士终于恍然大悟,分辨出与她联系的境外“公司电话”是诈骗电话,多次联系的境外“法律顾问”也是骗子,而公司账户中的300万美元险些被骗。

  一通来自伦敦的电话

  李女士表示,民警提及的类似“跨境商业并购”“商业保密协议”“境外大资金转账”等套路话术,与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些类似。她曾于2020年11月5日下午收到过海外总公司的加密邮件,得知海外总公司因“商业并购”急需大量资金,要求中国分公司全力支持并收到总公司发来的保密协议,表示此次并购涉及商业机密,让其务必不要透露。在11月6日下午,李女士又收到了办理并购业务的“伦敦法律顾问”电话。“顾问”在电话中曾询问她公司账户内的资金数额,当得知有300余万美元流动资金时,要求她尽快将公司账户内的全部资金转入新的指定账户。所幸的是,因双方电话联系确认后已临近银行网点下班时间,无法完成大额转账,故商定在11月9日上班后再进行转账。事后,李女士回想起来,仍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她看来“保密协议”是公司邮箱接收的、“伦敦法律顾问”电话也的确是显示英国,对方全程用英文和其交流,对其总公司并购的细节也了如指掌,怎么会是电信网络诈骗呢?

  反诈中心民警第二次拨打李女士的电话彻底让其解开了疑惑,原来,公司的各类信息可能早就被诈骗分子研究透彻,伦敦的手机号码也可能是虚拟改号软件的产物,所谓的“保密协议”不过是诈骗分子约束李女士的一种手段。在民警的劝阻下,李女士及时打消了转账的想法,和总公司负责人核实后确认没有“商业并购”的情况,避免了公司的巨额损失。

  办案经验

  此类非接触式新型犯罪案件,犯罪分子往往针对在沪外资企业高管、负责人等,通过公司后台漏洞窃取邮箱通讯录等,从而了解公司人员结构,之后再利用虚拟改号软件,冒充境外母公司、客户等。通过签订“保密协议”让潜在被害人不与外界沟通,以“并购公司”来掩盖大额资金诈骗,从而达到转账汇款的目的。此类案件多为境外作案、境内受损,挽损追赃和侦办难度较大,极易造成在沪外资企业巨大经济损失。该成功劝阻事例,系上海市反诈中心成立以来成功劝阻涉及金额最大的一起。

  上海市公安局统筹相关警种、部门,成立反诈工作专班,运用数据建模分析,实时获取潜在被害人信息,建立各部门警种和派出所分级联动的预警劝阻机制,采取“短信预警提醒+智能语音劝阻+人工重点干预”的劝阻模式,全年预警人数已超3000万人次,通过切实有效地提醒警示,最大限度避免广大市民群众受骗上当。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