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行业头条 > 正文
时间:2023-08-15 10:27:37 来源:襄阳司法公众号
[内容导读] 近年来,宜城市司法局加强了平台规范化建设,提升了服务智能化水平,推动了园区内涉企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为园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
近年来,宜城市司法局加强了平台规范化建设,提升了服务智能化水平,推动了园区内涉企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为园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
一、建立全时空法律咨询
通过“万所联万会”机制,宜城市司法局依托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与3个律师事务所合作,与园区企业建立了“周通话、月走访、季点评”的联系制度,全方位、全时段为企业提供法治服务。同时,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公共法律服务的深度融合,编制了《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指引(折页)》,详细介绍了宜城市21名社会执业律师、2名公证员及5名司法鉴定人的联系电话、执业机构、个人微信二维码等相关信息,方便企业自主选择法律服务人员。近年来,公共法律服务团提供了100余条法律建议,开展了200余人次的法律咨询,收集了50余份法治体检表,积极为企业保驾护航。
二、搭建全链条法律平台
宜城市司法局以创建省级法治化营商环境先行区为契机,进一步升级了宜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了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公证、司法鉴定等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逐步满足了园区企业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全面加强了实体、热线、网络等三大平台的建设。目前,宜城市已经设立了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个镇(街道)、经济开发区、234个村(社区)都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实现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全覆盖。
三、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服务职能,适时提供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公证、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大服务行动,同时对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事项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上半年,宜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188件、刑事通知类案件114件、民事申请类案件74件。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引导律师积极深入企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梳理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涉企矛盾纠纷,调解纠纷率达98%。积极推出二维码、APP、“公证云服务”“网络+公证”等办证服务方式,切实实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公证服务。上半年,办理公证共计2664件,其中经济2000件,民事664件,零接触案件182件。
下一步
宜城市司法局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质效,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推动涉企公共法律服务融合发展,为宜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法治基础。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