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司法 > 正文

“一统领 两融合”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时间:2024-09-14 09:49:35   来源:吉林省司法厅

[内容导读]    一、案例简介  为破解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优质法律服务资源短缺、资金保障不足等突出矛盾和难题。立足智慧化一体化...

  一、案例简介

  为破解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优质法律服务资源短缺、资金保障不足等突出矛盾和难题。立足“智慧化”“一体化”“标准化”建设,回应供需差距,本着融合创新、共建共享原则,以省司法厅为主导,长春市司法局为主体,与其他市(州)联合共建了公共法律服务“省市一体化”新型运行管理机制,以“‘省市一体化’联合运行管理中心”为重要载体,“吉法福”公共法律服务二维码为有效链接,以制度理论体系建设为稳固基础。同时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平台和智慧产品等供给渠道融合发展,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业务、资金等资源要素融合增值,建成吉林特色的“一统领 两融合”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二、案例做法

  (一)机制统领,构建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吉林省司法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省情实际,充分调动整合省司法厅统筹调度的领导优势、政策引导的职能优势,长春市法律服务资源的相对聚集优势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领先优势,其他市(州)熟悉市情,便捷响应优势,立足“智慧化”“一体化”“标准化”建设,建立以省司法厅为主导,长春市司法局为主体,与其他市(州)联合共建的公共法律服务“省市一体化”新型运行管理机制。以“省市一体化”联合运行管理中心为重要载体,构建了“综合受理、实时感知、精准配置、智能分析”运行管理平台,集受理、指派、转办、督办、评价、投诉处理、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实现全链条、全时空、全业务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系统统筹、平台共享、数据慧治的综合应用。以“吉法福”二维码为有效链接,通过广泛布设,拓宽便民渠道,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的公共法律服务。以制度理论体系建设为基础支撑,强化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全面释放高质量法治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推动力、支撑力。

  (二)平台融合,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新能级。

  织密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覆盖网络。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014个,建成率100%;吉林法律服务网累计访问量超40万次;全面统筹热线平台,设置“涉企法律咨询”“老年人服务”“朝鲜语”等专席,保持全业务全时空7×24小时全年无休,全省统筹后,服务件数由原来日均300件增加到1100余件。将自主研发的首批200台“吉法智”智能终端机布设到基层、农村等法律服务资源匮乏地区。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和智慧产品按照业务全面、内容一致、标准统一的目标实现实质融合,热线平台专业律师团队通过联合运行管理中心统筹实体平台、网络和智慧产品业务后台,解答网络平台法律咨询,对需要流转办理业务,研判需求性质、复杂程度、服务资源等情况,快速、精准向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业务平台或服务机构派送任务工单,办理人员及时主动与群众联系、提供服务。“吉法福”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由实体平台工作人员在线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指引,同时链接网络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掌上服务。

  (三)要素融合,高效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法律服务要素融合,通过集中投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等要素资源,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增加“聚合力”;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融合,通过集中供给模式培育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品牌,扩大“影响力”;使用资金融合,通过集中投放方式提高使用效能,放大“驱动力”。努力建成立足吉林、服务东北、面向全国的东北振兴法律服务高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案例成效

  (一)便捷普惠全覆盖,以人为本保民生

  1.覆盖城乡,实现法治惠民。

  持续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平台主阵地,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2.便捷高效,服务触手可及。

  “吉法福”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二维码在全省广泛布设;法律援助取消经济困难证据,为特定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人民调解纳入工单系统,59379名人民调解员常备不懈,接单而动;6000余名村(居)法律顾问,通过定期驻点服务、组建微信群及时服务10700余个村(居);规范33类81项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删减不必要的证明材料116项,减轻群众证明负担。

  3.均等普惠,促进公平正义。

  热线平台组建专业律师团队破解全省城乡间、地域间、群体间的差异,提供均等同质的法律服务,服务总量突破一百万件,满意率99.17%;三年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998件,涉及39025名受援人。75585人次获得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结合省情实际,确定了2家不预先收费的司法鉴定机构,执业范围涵盖《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5大类36个鉴定分领域,更好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提供鉴定服务。

  (二)服务中心顾大局,营商环境再优化

  1.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热线平台设置“涉企专席”,年均解答涉企法律咨询11万余件,以每件平均咨询费300元计,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省涉法支出3300余万元。建立法律服务团队329个,为3500余家企业“法治体检”并出具报告。

  2.主动融入、参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助力企业家赴俄罗斯开展经商投资活动,编制了《赴俄罗斯经商投资常见法律问题汇编》,免费发放相关企业,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以“吉商大会”“东北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召开为契机,开展系列惠企助企公共法律服务宣传。网络平台增设“省法规规章译文库”,翻译吉林省法规规章300余件,为对外投资合作查明和研究各领域的相关规定提供便利。

  3.组织开展“法润吉商 共‘营’未来”专项行动。

  以服务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以统筹、整合、协同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矩阵为方式方法,做实普法“润”企、调解“和”企、咨询“惠”企、公证“助”企四项活动。

  (三)决策参考促治理,链式发展显新质

  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做实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供给、评估、推广“全链条”。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数据资源在联合运管中心汇聚关联,利用数据驾驶舱进行数据价值挖掘、数据异常预警、趋势模型构建,在“疫情防控”“二十大”“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形成的《吉林省12348公共法律服务专报》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2021年6月,司法部在长春市举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活动,与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等9个省(市、自治区)交流经验。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务“省市一体化”新型运行管理机制荣获全国“2021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案例”。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