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4-10-12 10:08:39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司法局
[内容导读] 一、案例简介 黄石市村居法律顾问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三网融合平台)嵌入黄石司法微信,是为解决偏远乡村群众寻求法律服务难题,直接...
一、案例简介
黄石市村居法律顾问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三网”融合平台)嵌入“黄石司法”微信,是为解决偏远乡村群众寻求法律服务难题,直接服务基层群众的信息化产品,平台通过对村居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人员服务状态、服务内容、服务效果信息进行统计,推动法律服务人员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实现从公共法律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让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群众,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二、案例举措
平台分为群众、法律服务机构、司法局三个端口。
1.群众端:可以定位查看所在村(社区))法律顾问,查看村居法律顾问简介,获取实时在线咨询、视频咨询、智能咨询、查询法律服务人员机构、普法点单、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
2.法律服务机构端:支持手机微信登陆,可以进行值班打卡自动统计服务时长,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记录现场法律咨询、举办法治讲座、参与调解、协助化解信访、提供法律意见等工作日志和代理、受理、参与案件情况及开展普法宣传等活动情况。
3.司法局端:使用对象为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机关,分权限通过可视化大屏实时查看村居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人员配备、服务、履职情况。
三、解决问题
2014年,黄石市启动社区律师(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近十年来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坚持深入社区(村),服务群众,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职能作用。但也存在法律资源配置不均衡、共享使用不充分、数据汇聚监管分析不通畅等问题。黄石市村居法律顾问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三网”融合平台)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一)数据可视化
黄石村居法律顾问年接受法律咨询超1万余人次、公法中心每年接受咨询近3万次,仲裁案件127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受众470万余人次,出具法治体检报告等法律意见书1000余次,参与人民调解13000余件。原来这些只能线下纸质记录,平台现可以汇总进行可视化分析展示,直观查看工作开展情况,实时监管法律服务人员履职、村居法律顾问在岗情况,构建业务评价指标,可自动生成运行报告、工作通报等,辅助领导决策。
(二)服务便捷化
黄石市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区,大冶市阳新县人口占全市总人数70%左右,但执业律师仅占全市律师总数的30.67%,尤其是农村法律服务资源缺乏,广大农民群众普遍不能就近获得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在线、智能、视频、语音等咨询服务,智能机器人“7*24”提供咨询服务,公职律师实时在线解答法律问题,视频、语音法律咨询服务实行坐席模式,串联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律师,市公法中心兜底服务,群众只用一个入口,即可享受全市值班律师服务资源。
(三)管理精细化
平台在每个司法所建立线下视频咨询入口,利用原监所会见设备接入,不用重复建设,实现跨网络咨询。村居法律顾问未到岗,智能短信提醒。咨询过程中,可微信消息提醒,一键回到咨询界面;咨询结束后,可对村居法律顾问进行评价,自动进行量化评分,作为律师考核的重要依据,可以督促法律顾问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更加精准到位。
四、运用成效
村居法律顾问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三网”融合平台)把法律服务延伸至村(社区)“最后一公里”,既增强了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又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为推进法治黄石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值班、调解、普法宣传等法律服务数据库,通过对群众咨询信息、村居法律顾问服务信息整理、挖掘,平台可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等,按地区、纠纷种类等维度对数据分析,对于该地区反映比较集中、比较强烈的问题,及时进行风险预警,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平台搭建了服务督导系统,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后对村居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人员工作日志、案件情况等进行审核,实现台账化管理,实时了解法律服务人员的工作情况,督促村居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人员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有助于实现对村居法律顾问的有效评价和监管,形成闭环且灵活的考评机制,有助于提高政府购买服务及管理服务的有效性,降低政府购买服务的操作风险。
(三)实现网上办理全流程
市、县、乡等三级司法行政机关按权限管理使用平台,所有流程“全程网办”,“智能辅助”提供便利减少人工操作,各种数据实现实时既得,做到心中有数。基于微信,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对手机内存的占用情况,提高管理的便利性,同时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感。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