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1-09-26 11:52:31 来源:贵州省司法厅
[内容导读] 贵州省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以技术驱动贵州省智慧矫正
一、建设概述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和“智慧矫正”建设的安排部署,依托贵州省大数据发展优势,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贵州省司法厅以不断加强社区矫正管理信息化为抓手,紧紧围绕推动社区矫正工 作高质量发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打造,形成“平台共享、系统共治、数据慧治”的信息化新格局。
2019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贵州省司法厅获得“智慧矫正”建设项目立项并实施。 2021 年 1 月 1 日,贵州省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在全省应用,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社区矫正工作 深度融合,“智慧矫正”迈出新步伐。2021 年,全省确定了 3 个区市司法局为“智慧矫正中心”建设示范创建单位,为“十四五”期间完成全省“智慧矫正中心”建设任务做好探索和示范。
二、系统简介
系统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司法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智慧矫正”建设的 实施意见》的要求,以“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大支撑体系、四个智慧化融合”为体系架构设计 开发。功能模块涵盖社区矫正工作全流程,具体包含基础业务、信息化监管、云端教育、远程帮扶、 心理矫正、协同应用、辅助决策等。实现业务工作和执法流程网上办理,法律文书网上流转,各类 文书、签章、报表、工作评比结果网上自动生成,并针对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核查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预警,实现实时对社区矫正对象动态跟踪、远程监管,全力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 和重新违法犯罪。
(一)高效化业务应用。
通过科学建模,系统自动将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定位情况、日常报到、教育学习、公益活 动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图表,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每月矫正情况的具体考量、趋势分析。协助基 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抓住工作重点,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科学管理。同时采用直观信 息呈现方式更有利于上级机构了解工作情况,科学决策,实现系统高效率应用、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个性化人物画像。
结合社区矫正对象个性化特征(犯罪类型、犯罪情节、认罪态度、现实表现)和社区矫正工作 数据,多维度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肖像刻画”。充分运用大数据优势,建立个性化矫治分析模型, 系统可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和个性化矫正方案,为精准施矫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通过心理矫正系统 对社区矫正对象潜在负面情绪、危险行为倾向、犯罪心理、犯罪原因、再犯罪风险等进行分析评估, 建立个性特征信息库,并针对个性特征生成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因人施矫,实现 社区矫正对象调查评估、入矫、在矫、解矫等阶段的个性化测评,自动生成人物画像和个性化矫正 方案。
(三)电子化文书档案。
社区矫正对象审批流程信息系统自动分类归档,电子签章在全省基本覆盖,涉及审批事项系统 一键办理,减少线下纸质文件流转,提高工作效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可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时直 接形成具备查考利用价值的执法文书与声像资料,按照相关规定立卷归档。随着“智慧矫正”建设 进程的加快,社区矫正大量的文书档案、各类卷宗,通过数字化扫描归档,为司法行政部门现代化 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基础。
与贵州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对接,协同应用可实现政法多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 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办案工作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创新应用,确保电子交付执行业务数据全程留痕, 安全可信,溯源可查,开启“人在网上走,事在网上办,结果网上查”的管理模式。
(四)智能化分析预警。
贵州省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前,监管工作主要靠工作人员实地查访、电话核查,以 及社区矫正对象定期到司法所报告日常情况。由于贵州省地处西南山区,社区矫正对象居住相对分 散,司法所距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地 8 公里以上的占 62%以上,而基层社区矫正机构交通工具配备有 限,工作殚精竭力仍然无法确保社区矫正对象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相关规定,难以保证百分之百监管 到位。为解决社区矫正监管盲点问题,实现监管及时有效,业务便捷办理,通过矫务通和社区矫正 对象在矫通、社会志愿者协矫通等移动 APP 的功能设计开发,加强日常监管,落实日常管控。
社区矫正对象可通过在矫通实现接收指令、人脸签到、在线学习、实时报到定位。工作人员依托矫务通,可以完成社区矫正信息录入、定位监控、报警处理等工作,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在掌上、 管理在指尖”的移动式管理,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便捷性。通过手机信息化核查、电子定位装置监管, 设定无形的电子围栏,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动态跟踪、远程监管,用技防措施填补人防手段的不足。
系统可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定位信息进行纵向分析,实现聚众告警、行为异常分析告警、夜间活动告警、同案犯聚众告警,从而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社区矫正执法监管工作。
(五)云端化教育应用。
通过云端教育“空中课堂”构建对社区矫正对象分类教育体系,配置和共享内容的云端课程资 源,向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定向推送基础教育和个性教育内容,推出定制化的线上课程。通过信息 化手段自动统计学习时长和考试情况,有效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学习效果。
社区矫正对象可自主选择时间和内容,开展在线学习、自助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生活、 工作、学习等方面帮扶申请,形式多样、便捷高效的菜单式教育和帮扶服务,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 矫正积极性,有利于其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
依托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全省各级社区矫正机构通过远程直播、课件录播等方式,同步开 展远程视频教育。通过推进 “智慧矫正”建设,贵州省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了从人工管理向智能化管 理、单一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规范化水平和矫正质量得到了有力提升。
(六)一体化数据中心。
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数据中心体系:构建基础信息库,即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机 构工作人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信息;构建业务数据库,即 决定和接收、监督管理、教育帮扶、解除和终止各阶段的数据,包括教育资源数据和心理特征数据; 构建特定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化核查、行为轨迹数据库;构建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核查数据库;构 建文书档案信息库;建立社区矫正对象人脸、指纹、声纹、行为轨迹、心理档案等数据库,全面打 造一体化社区矫正系统的智慧大脑。
图中展示为非真实数据
三、创新应用
(一)全业务流程覆盖。
将社区矫正业务工作与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移动技术和物联网融合,运用信息化 手段,建立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流程和工作评价体系,系统功能全面覆盖调查评估、入矫、在矫、解矫整个业务流程。
(二)全方位动态监管。
依托社区矫正十大数据库,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人脸、语音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分 析模型,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动态跟踪、无缝监管、智能研判预警,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脱管、 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
(三)全链条服务支撑。
通过打造矫务通、协矫通、在矫通移动 APP,与平台形成“多端一体、互联融合”新格局。根 据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和工作进度相应提示并智能引导,对各地社区矫正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统计 分析,自动形成考核评比结果。
(四)全领域创新应用。
通过云端教育“空中课堂”构建分类教育体系,定向推送基础教育和个性教育内容;协同化共 享,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接入“天网”“雪亮工程”,监管工作全程留痕、溯源可查; 精准化分析,建立个性特征信息库、个性矫正分析模型,突出个别化矫正。
四、应用成效
2020 年,贵州省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在调查评估、交付接收、矫正执行、解除(终止)矫正 等各个阶段,构建“覆盖全业务,贯通全流程”的一体化平台,顺利对接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实现与政法部门的数据共享互通和业务协同办理,搭建省、市、县、乡四级全省社区矫正智 能应用统一门户。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