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1-09-27 16:27:32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司法局茶山分局
[内容导读] 智慧司法,打造“智慧公法服务、数字法治体检”东莞 茶山样本
一、法治体检概述
“法治体检”专项活动,是一项公益性的公共法律服务活动,旨在调动广大律师服务发展、奉献社会的热情,充分发挥律师专业特长和实践优势,关注民营企业法治需求,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帮助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将法律 保护关口进一步前移,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为民营经济发 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研究现状
本次法治体检活动是基于中小企业现存问题展开的,旨在帮助中小企业预防及减少法律风险。 研究现状如下:围绕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成长烦恼”,以及“法治体检”发现的问题,全省各地通过深化民营企业法治保障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等多项举措,探索问题对策。
各地举办的专题法治讲座、论坛或业务研讨会等,有效提升了民营企业的风险防控意识和纠纷 解决能力。省司法厅联合省工信厅、省工商联、省贸促会举行服务广东民营企业“走出去”交流活 动,为到场的 100 多名企业负责人就企业“走出去”国际风险防范和纠纷解决、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法律风险、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授课和交流;茂名市举办有“法德讲堂”,律师每到企业“法治体检”,也会为当地企业或所在园区带去一堂普法宣讲课。
在深化民营企业法治保障理论研究方面,省、市、县(市、区)各级人大、政协律师代表纷纷 围绕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提出议案、提案,为民营企业积极发声。
三、数据选取
自 2020 年 4 月,东莞市司法局茶山分局联合广东摩邦、北京盈科(东莞分所)等本市律师事务 所组建公共法律顾问专家服务团,动员组织 100 多名律师实地走访企业,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 并提供相应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案。在 2020 年度为茶山镇辖区内共 2865 家企业提供了法治体检服务, 实地走访企业 2508 家,覆盖率达 87.5%,共收集法治体检调查问卷 2257 份,后台预警提示企业风 险共计 71775 频次,其中基础模块风险点 31 个,涉外及疫情风险点 10 个。
截止目前,茶山镇将普法讲座、法治体检和心理教育相结合,以线上直播和线下授课的形式, 共计开展近百场,其中涵盖消费者权益、劳动人事、《民法典》普法和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沟通技 巧、复工复产心理调适等心理课程,受益群众 75275 人次,惠及企业 3000 家,在 2021 年在普法讲 座中加入法治体检工作,对 2020 年度高风险企业或是与会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工作,除在报告中给予 律师分析和建议,通过讲座给予实际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让群众和企业感受法治体检的多样化。
四、进行方式
“1+4+N”管理体系:建立了 1 个指挥中心,即由镇司法局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对“法治体检” 活动全程实行“大中台+PMP”管理,从走访计划到操作流程、从人员搭配到报告制作,实行全流程 统一监督和管理;4 大标准流程即通过制作问卷、走访计划、操作流程、人员搭配和报告制作等方 面工作的标准化,实现了“体检问卷+操作指引+线上宣传+线下走访”4 大标准流程。
(一)创新性。
搭建“菜单式”普法,“点单式”服务平台。茶山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了让企业 “零距离, 全覆盖”感受公共法律服务。开发集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心理辅导及法治 体检服务于一体的线上平台【茶山智法】,创新开创由“人找服务”转变为“服务找人”的新局面,解决法治体检服务因时间、距离所产生的困难。
通过“茶山智法”平台的线上以案说法、线上讲堂,和线下企业开展体检+宣讲活动等形式,实 现线上“菜单式”普法、线下享受在线“点单式”服务,让公益法律服务更便捷、高效,打通企业 公益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科学性。
组建特色服务队伍+配备标准化操作+大数据风险分析
一是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品质:合理统筹现有的驻村法律顾问,同 时结合村企分管负责人、镇企商会等力量形成特色联盟,建立一支“专业+志愿”法律服务专家团, 全方位为茶山企业提供专业法治体检等服务。
二是内容标准化,服务流程化,报告可视化:
1.从企业公司治理、劳动人事、经营风险、知识产权 4 个维度出发,从 32 个层面设计法治体检问卷。
2.为实施法治体检服务的专家团制定标准操作指引,提供体检流程概览及问卷调查的服务话术参考。
3.严格制定法治体检报告统一标准,问卷回收后制作可视化报告送达企业,确保企业能在第一 时间内对企业内部健康情况掌握了解,及早作出应对方案。
三是实现大数据风险分析:建立常态化辖区内企业风险健康档案,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强化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企业对法治体检服务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五、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法治化保障意义
(一)企业发展层面。
1.多方筹资和利用政策,确保企业合规管理和经营发展。
企业的封闭性和脆弱性致使企业面临特殊情况时暴露自己的弱点,疫情的爆发迫使企业资金紧 缺甚至面临倒闭,没有资金的来源,企业无疑面临着绝境。当前,为了应对自身资金的问题,企业 利用多方投资和政府扶持政策来缓解资金压力,确保企业获得内部资金转动和复工复产。
2.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模式。
企业经营模式是将货物销售到海外,为了更好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吸取疫情带来的教训,企 业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快自身的转型,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升级和数字经济产业转型,提高电商 平台和物流的效率,想跨境电商升级换代,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 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 和以市场创新为目。
一是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经营和劳动人事管理,公司制度文件由法律专 业人士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拟定和审阅,聘请专业的人事负责公司的运营及财务,避免因为管理不 善承受不必要的风险;
二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特别是面对疫情、境外贸易风险等,当面 临特殊情况时企业能及时处理,而不至于手忙脚乱;
三是加快企业转型,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例如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转变自身产品销售 的途径,通过微信小程序、社群等提高营销渠道的附加值。
3.企业加快打通供应链,助力商品恢复供应和流通。
疫情导致国外工厂大范围关停,尤其是单一来源关键产品制造商的停工停产,导致国内部分工 厂由于缺乏部分零部件而整体生产停滞,暴露了国内许多高端制造业的脆弱点,无形中减少了中国 排查“卡脖子”环节的工作量。但这为东莞企业布局供应链闭环、减少进口依赖、降低境外供应链 风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一是布局本地化供应链;二是对国产供应链提质;三是优化供应链生态; 四是向高效供应链纽带转型和提升在国际供应链烦的地位。
4.开拓市场,弥补企业经营不善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是建立线上平台销售、直播带货、跟随政府地摊经济政策等,推销产品的同时,维护老顾客 的订单也开拓新的客户资源,利用老带新实现资源裂变;二是调整商品价格战略,对低中高端客户 定位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提出高价、平价和低价价格策略,惠及顾客及合作商。
(二)政策层面。
1.落实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风险问题。
企业申请补贴的门槛过高、补贴不到位、法律政策较为严格、惠及企业的范围小。因此,政府 与相关机构针对企业面临的紧急而重要的问题将政策落实到位,特别是资金补贴、用工转型等,由 各行业管理部门牵头,行业协会负责,打通不同部门之间政策屏障,实现政策叠加与协同效用,积 极充分发挥税务、财政、人社、金融等核心部门作用。
2.避免政策制定与实施时出现过激、过度的行为。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有出现过激、过度状况。例如,疫情的防控需求,各地严格地控制人员 流动和聚集,大量人员无法跨区域流动,特别是跨省流动面临重重关卡和各种检查,一些地方对企 业员工的返岗采取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劝返政策,导致企业所需的员工无法按时返厂返工。除 了人员无法正常返工,人员和企业都需要大量填写政府疫情普查问卷,做好莞 e 申报,出入需要出 示健康码等,且时效性较低,重复性上报资料难免群众和企业出现烦躁心理。应做好信息收集和整 合,统一上传到个人信息中,做好信息管理,生成一个时效性长的证明文件或二维码,避免过多重 复性行为。
3.政策需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创新。
助力企业合规管理经营,推动经济恢复,以扶持企业发展为中心,充分调研企业存在的问题, 边试行边完善,对政策进行完善与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鼓励企业转变用工模式。采用灵活 用工和共享员工模式,政府政策扶持企业采取此类用工模式,降低用工成本的同时,助力企业合规管理经营。二是将企业申请补贴型政策调整为奖励、鼓励企业发放相应奖金。例如企业纳税到相应 的额度时,奖励企业相应的奖金,允许企业采取弹性工资、灵活发放等方式,政策扶持时长增长等; 三是创新融资方法,建立企业救助或振兴资金。适度考虑贷款偿还冻结机制,政府作为担保机构企 业向各大银行申请资金贷款,根据企业到期还款难度,适度降低贷款利率,适度为银行增加坏账计 算额度,为企业消除资金流通障碍。
4.完善法治体检标准化建设。
法治体检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其经验做法得到市、镇主管部门的肯定,多次被学习强国、东莞 日报、平安东莞等多个全国性、省市媒体平台跟踪报道。法治体检涵盖了前期培训、中期走访、后 期回访等惠企公共法律服务活动全过程,深受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复制推广至东莞市 其它镇(街)园区。茶山镇公共法律服务团队成员 2020 年应省律协邀请,向全省民营团推广东莞茶 山的经验做法。
制定法治体检服务标准服务规范令其具有可持发展的潜力与生命力,在 6 月 30 日完成团体标准 《企业法治体检服务规范》的制定工作,并于 7 月 1 日正式实施。法治体检标准化的建设,为进一步推动本地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