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应用 > 应用案例 > 正文

防断网抗摧毁,吉林通化成功使用视联网解决数据传输安全挑战

时间:2021-05-18 09:26:28   来源:视联动力公众号

[内容导读]  近日,吉林省通化市政法委组织召开了一场采用视联网进行数据传输的现场测评会。这是通化市围绕市域社会治理重点业务,将视联网打造成通化市与吉林省进行社会治理大数据传输承载网络的创新探索。

  近日,吉林省通化市政法委组织召开了一场采用视联网进行数据传输的现场测评会。这是通化市围绕市域社会治理重点业务,将视联网打造成通化市与吉林省进行社会治理大数据传输承载网络的创新探索。

  

  通化市视联网传输数据项目测评会现场

  测评会由吉林省5位顶尖网络技术专家现场审核测评程序和效果。经现场测试,视联网传输数据的性能、效果得到5位专家的一致认可,并给出视联网能达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文件传输的业务需求;能够满足传输大文件的需求;具有低延时、丢包率小于百万分之一的性能的验证结论。

  测评会的成功,体现出着眼于社会治理大数据业务安全传输需求,视联网可延伸出更多的“神经”,有效解决数据安全传输难题。

  

  通化市视联网传输数据项目测试现场

  社会治理大数据传输业务,需要一套“横向连接各委办单位,纵向连接至乡村”的安全可靠的传输网络。视联网能担当重任,取决于自身非IP协议、全国产化能力和自主可控安全优势。视联网通过自主协议、国密算法、可信机制等多维度确保安全,从“基因”具备安全可靠的特性,能够满足建设大规模乡村治理服务网络所需的网络高承载能力、高安全性要求。且经过10余年的技术沉淀,基于视联网技术的视频通信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基本形成“全国一张网”的应用格局,点位数超过17万个,并在“雪亮工程”、电子政务、远程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

  此次,通化市将视联网打造成通化市与吉林省进行社会治理大数据传输的承载网络的探索,一方面是基于利用“雪亮工程”平台,早已建设了覆盖到村(社区)级的综治视联网的现实基础。据了解,通化市已经完成了本市级、辉南县、柳河县、集安市、东昌区、二道区751个终端点位的建设,实现了本市级、6个县(市、区)、80个乡(镇、街)和665个重点村(社区)四级视联网系统的互联贯通,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村治理服务网络。

  另一方面,也是多年来视联网在当地政务工作中“一网多能”的亮眼表现。2021年,通化市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通化市政法委迅速启动市、县(市、区)、乡(镇、街)和村(社区)四级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全天候、不间断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安全、便捷的视频会议服务。现在,市卫健委、市工信局、市政数局等多个部门都知道通化市政法委有一套覆盖至通化市村(社区)级的视频会议系统,纷纷使用该系统召开自己部门的多级会议。同年11月,为提高政法队伍整体素质,改进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市委政法委组织全市政法干警采用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一场以市综治中心为主会场,县(市、区)及乡镇、村综治中心81个分会场同时在线的政治轮训会。通化市各委办单位运用视联网处理政务工作已是常态化,视联网已是各部门眼中妥妥的“网红”。

  视联网被通化市政法委选为与吉林省进行社会治理大数据传输的承载网络,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视联网特有的“抗攻击、抗摧毁、防断网、防篡改”的安全特性。

  早在2020年,海南省电子政务外网通过视联网技术,成功实施了“防断网”测试。通过域外攻击、路径攻击、主机攻击等方式,利用信息收集、漏洞挖掘、渗透等黑盒测试手段,通过嗅探分析、协议测试、劫持重放、暴力破解、外围渗透等方式对视联网系统的网络接入场景进行模拟黑客攻击,均无法找出可能被入侵的路径。该测试验证了在特殊情况下,视联网可作为全业务核心承载网络,可以承载数据和视频的安全、高效传输,有效防御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网络系统安全、可靠。

  自从去年疫情以来,视联网已经累计成功服务了17个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建设“全省一张网”和进行“一网两线”的非IP化、防断网的先进网络改造,未雨绸缪,防范未来网络风险。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