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滨州市“三链”融合建设法智护航中心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时间:2023-12-25 11:45:29   来源:滨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新形势,新征程,为切实解决企业高端法治需求与优质法治供给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新形势,新征程,为切实解决企业高端法治需求与优质法治供给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滨州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重要指示,扛牢“走在前,开新局”使命担当,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品质之求”、走好“精明之路”、落实“担当之行”,聚焦“需求链、供应链、产业链”三链深度融合,在全国首创市县两级法智护航中心。市委政法委树牢“跳出政法看政法、跳出政法干政法”理念,联合多个部门成立法智护航“联合舰队”,为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法智”服务,助力企业家“圆梦”。提供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滨州方案”。相关做法被中央政法委推广。

  一、用心把准全周期法治“需求链”,搭建企业发展愿景“梦舞台”

  一是用心倾听。为实现企业法治诉求“零跑腿”、涉法事件“马上办”,成立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深入开展为期18天的企业“法治需求”专题调研,主动走进大、中、小、微型企业750余家,收集6个方面19项具体的“法治需求”和“发展梦想”。同时,以全市“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为契机,收集企业家梦想。建立365天×24小时不打烊机制,让企业家的梦想一键直达。统筹用好“政企同心·亲清茶事”等活动,发挥好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凝聚筑梦圆梦工作合力。做到企业有所需,法治有所办。

  二是用情服务。聚焦高端铝、高端化工、高效生态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整合法律法学队伍专业资源,组建110余人的“5+1”产业集群法治服务团,围绕企业需求出台不同类型企业“法治供给个性清单”,实行“一对一”“点对点”“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建立6类行业领域“法治供给清单”10张,制定具体措施44条,切实做到“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比如,阳信县政法系统为服务当地民族产业发展,研究出台《关于服务保障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0项措施》,对严厉打击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私屠滥宰等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三是用力保障。建设全国首家市县两级企业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法智护航中心,明确“1+2+4+N”总体建设规划:“1”是党建统领,“2”是线上、线下融合联动;“4”法治服务、数字化研判预警、涉企纠纷调解、企业发展辅导4个平台;“N”按照市场化运作,加快法治与金融、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小企业体检、招商引资、技术管理、教育心理等“N”种要素的聚集与裂变。作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事项强力推进,部署阶段性工作32项,解决重难点问题10余个,中心于2023年2月投入使用。注重发挥第三方智力支撑作用,重点开发“法智护航全息智控系统”,市县一体、部门联动,为高质量法智护航夯实力量。比如,为保障瑞阳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项目建设,法智护航中心要素保障专区在6个小时内为企业办全了11个证照,项目得以提前2个月竣工投入使用。

  二、用智塑优全要素法治“供应链”,打造专业法律服务“综合体”

  一是做实平台。“线上”“线下”两大布局双频共振,线上建立“法智护航全息智控系统”,线下建立“法智聚集服务区”。融合形成了法治服务、数字化研判预警、涉企纠纷调解、企业发展辅导四大平台。按照为企服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划分,“事前”成立班长轮值、吹哨报到、风险预警、首问负责机制,“事中”成立分流交办、会商研判、联合调研机制,“事后”成立动态回访、督导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同时,落实每月789日法治服务、政法系统班子成员带班制度,深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机制建设,重点围绕实际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让企业和企业家“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效优质的“法智”资源服务。营商环境法庭审理案件331件,标的额1.5亿余元,法智保障“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

  二是做活要素。加快法治与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N”种要素的聚集与裂变,最大限度让法治元素与市场要素互动耦合。举办法治服务线上线下培训132场,惠及企业4600余家,有效推进法治领域由服务发展的“助力场”向推动发展的“主战场”转变。比如,近期成功举办了“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对俄最新制裁措施”研讨会、企业公积金线上业务培训等活动。比如,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为我市海外企业项目设立警务联络官,实现全市海外企业项目全覆盖。主动对接企业开展常态化涉外安全培训上门服务,针对安保需求设置培训内容,为海外企业项目提供安保指导培训。

  三是做优生态。“法智护航全息智控系统”的开发充分体现开放性,通过融数入网和携数入驻等方式,汇集全国4类网域数据资源,各县区结合实际二次开发利用,推动法治供给渠道由本地化、单一化向多元化、链条化转变。秉承“相辅相成、互相成长”原则,以深入实施“政法+”工程为基础,以“政法智库”为依托打造了“滨州论建”解案释法品牌,定期举办法治讲座、沙龙、论坛等活动,“朋友圈”越来越大,“吸睛度”越来越高,有力助推法治服务产业生态圈构建。

  三、用力构建全领域法治“产业链”,培育高端法律产业“虹吸带”

  一是引人才。设立法律人才孵化基地,加强与法律教研机构、实验机构、高端法务机构的合作,制定出台法治人才集聚政策,培育吸引实务型、创新型、高端型法治人才。对招引的法律服务人才,按规定享受人才奖励、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政策,对通过“法智护航中心”服务滨州企业的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才,按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给予专项奖励,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高端法治人才聚集区。

  二是引资源。聚力打造高站位、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功能聚集区,吸引国家级法律服务机构和高端商事争端解决机构入驻,对法智护航中心招引入驻的相关机构,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补贴。主动对接中央、国家部委、知名高校、省直有关部门。为全市的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服务科学化、系统化发展提供澎湃法治活力。

  三是引项目。出台完善高端法律服务机构入驻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头部法治服务机构,科学导入产业发展基金、风控、金融等机构。比如,滨城区率先成立滨州市仲裁委员会分会,成为全省首个建立分会的主城区。为企业排忧解难拓宽了渠道、优化了资源。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