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4-01-05 10:02:01 来源:许昌市魏都区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魏都区红色治理平台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以智治支撑为手段,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联动融合,强化科技支撑,夯实
魏都区红色治理平台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以“智治支撑”为手段,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联动融合,强化科技支撑,夯实基层基础,着力补齐治理方式“短板”,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闭环的数字化治理模式,优化政府治理结构,强化社区基层减负,实现区域内的治理“可感、可视、可控、可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做到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加快政法工作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实现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一、业务推广
坚持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按照“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共治”和“一核两翼”工作模式,有效破解魏都区无主管小区治理难题。
创新无主管小区治理模式。为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有效破解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魏都区充分开展调研,结合区情实际,强化“四个三”措施,全力推进红色治理试点运行工作,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共治”的红色治理模式。结合魏都区老旧小区和无主管庭院多的实际情况,依托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党组织 “骨架”,坚持力量下沉,把“党支部建在小区网格上、党小组设在庭院里”,搭建起了以小区网格党支部为“核心”,以业委会(物管会)和物业企业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治理架构。
打造魏都区基层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建设区级全域CIM平台,以数字孪生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把重点人员、治理内容直观映射到CIM平台,依托数据中台的大数据分析,对多元化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为区域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全面整合各职能部门工作网格,并将网格与CIM平台有机融合,实现人员管控、网格力量调动的高效统筹一盘棋。
二、可解决问题
(1)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基于“网格化+党建”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进“党建引领”驱动网格治理体系现代化,建立网格党建信息平台,实现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参与基层治理与服务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和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依托网格党建信息平台,对每个社区、街道的直管党员、双报到党员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积分奖励和考核评价制度。党员通过平台完成主动参与基层服务的事项上报和认领由社区发布的基层诉求事项来进行个人积分累计。平台通过多维度统计分析,实现对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分排名,其结果应用于综合评价和绩效奖惩,以此调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2)优化四级联勤联动体系,助力魏都一网统管
通过智能感知、分拨处置、协同联动、考核评价、移动监管、公众服务、统计分析、监督指挥等智能实用功能,实现对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网格事项的“大诉求、大感知、大分拨、大协同、大考评、大研判”闭环化管理,支撑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城市治理体系长效运行,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实现多渠道全收集、多事项全囊括、多部门全参与、多过程全监督、多维度全分析的“多网合一”式网格化立体运转管理服务模式,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
(3)数字赋能社会治理,助推基层工作减负
红色治理平台通过打造全业务数据库,汇聚基层小区、楼栋、人口、房屋、沿街商铺等多方面数据,并将各项数据关联绑定,实现“以人找房、以房找人,查房知人、查人知住”的灵活精准的管理功能,同时社区工作者通过手机端在日常工作中对数据实时更新完善,社区基层在平台上可查询导出与灵活制作报表格式以满足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各项数据诉求,极大提高了社区工作效率,使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基层治理和居民服务。
(4)多元化共治,一站式调处促和谐
充分学习落实“枫桥经验”,通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系统,对排查出来的事项进行分类汇总、专题会商、集成联办、一站化解。以基层排查工作为基础,实现对排查出来的事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查询、输出和传输,为排查调处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提供技术保障,构成自上而下控制和自下而上落实的排查调处管理体系。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问题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格局。
(5)党群结合,深化基层治理向无主管小区延伸
结合魏都区老旧小区和无主管庭院多、老年人多、人口流动大的实际情况,为实现精准服务,依托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党组织,把“党支部建在小区网格上、党小组设在庭院里”,搭建起“一核两翼”治理架构。充分调动热心居民、物业小区等基层力量,延伸基层治理触手。目前,魏都区按照每个小区300户左右的标准,将全区1063个庭院(棚户区)划分成270个小区网格,建立小区网格党支部270个,组建业委会(物管会)177个,引进物业企业89个,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运行成效
魏都区按照“建体系、抓阵地、重运行、勇创新、见实效”的总要求,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共治”的“红色治理”模式,真正将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最后一米”。通过专班协调,共同商定,现场勘察等方式厘清全区网格,以300-500户为标准将全区划分成539个城乡网格。对网格内实有人口、重点人员、关爱人群、实有房屋摸清家底,建立基层全业务数据库,并实现人口房屋信息的关联绑定。按照一长六员模式,将街道办事处人员、社区工作者、党员、物业人员、热心居民、公检法司力量有效嵌入网格,扎实做好社会面巡查、走访,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等治理工作。围绕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统筹协调研究解决小区停车难、飞线充电等6大类1200余个烦心事。
四、可复制推广性
魏都区红色治理平台建设,在“整渠道、统分拨,并表单、缩时限,抓实效、优体验,融智慧,助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实效,整合公众诉求渠道,统一受理分拨平台,合并事项分级分类标准,缩短问题处置时限,狠抓考核评价实效,优化管理服务体验,融入先进技术手段,打造出“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及应用平台,因此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推广性。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