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专题
时间:2024-06-06 11:07:25 来源:焦乐乐、孙雪
[内容导读] 摘要: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正在经历由单兵作战、条块分割转向多元融合、协同治理的构建过程,新时代社会治理需要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复...
摘要: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正在经历由“单兵作战、条块分割”转向“多元融合、协同治理”的构建过程,新时代社会治理需要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复杂科学管理范式转变。面对基层社会治理出现的一系列难题,南山区以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愿景目标,构建各类治理主体、治理客体的形态关联,打通政府部门条数据,将数字技术嵌入社会治理运行系统中,实现“一基五柱”块数据城市数字底板,建立“同心圆价值链:要素链—责任链—指挥链—共治链”,重塑协同治理业务流程,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有效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高效性、精准性,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 协同治理 块数据 数据赋能
南山区作为深圳市经济大区、科技强区,积极探索利用“块数据”和科技手段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一个底板、三条主线”的社会治理南山路径。方案打通“百平台”,推动“千应用”,实现“万受益”,打造社会治理城市样板。
一、南山区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是条块分割、协同不力。各职能部门配置了大量“条线”服务管理人员下沉基层,但责任边界模糊,难以形成合力,权责不清难以发挥整体效应。二是数据不清、底数不明。例如流动人口信息仍停留在基层上门采集,“人户分离”,很难采全、采准。三是重复采集、资源浪费。基层重复采集、使用多个“条”系统重复录入。数据资源难以流动,造成浪费。四是干部做事、群众旁观。区、街道仍然是社会事务的主要管理者,社会市场多元力量参与深度不够,部分社区居民、物业公司等参与积极性不强。
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南山区以“网格化+块数据”为支撑,编织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建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网格管理监督、网格巡办队伍、街社工作平台和社会多元力量为团结合力的“一核四圈同心圆”模式,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二、块数据治理模型
大数据技术是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是社会治理体系获得科技支撑的物质基础和统筹协调多元主体资源的重要途径,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技驱动力。
使用大数据发展高级形态的块数据成了南山区的破题之道。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方面,块数据将分散在各业务部门的人口、房屋(地址)、法人、事件、设施等的社会治理要素(条数据)按照管理层级关系封装到市、区、街道、社区、网格、建筑物、房屋等管理单元,形成多维关联的数据总和。业务数据化是指信息系统将社会治理要素标准化与数字化,聚集成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中的大数据;数据智能化是指将社会治理规则转换成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嵌入社会治理运行系统,数据、算力和算法驱动信息高效流转,形成人机融合共治的社会治理协同机制;治理指标化是指评价体系衡量治理过程和治理成效的指标项参数,反应偏差、优化提升治理效能。
同时,在信息系统中按照治理对象、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目标层层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一是利用知识图谱技术以“实体—边—实体”的方式描述真实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将有高度关联聚集关系的治理对象群组构成要素链;二是按照部门的事项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等把参与治理的主体关联形成责任链;三是建立党建引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运行机制指挥链;四是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平安、幸福、和谐的社会共治链。
三、应用路径
(一)块建设:以“统一地址”为标准打造智能化的社会治理底板
一是统一标准、数据全入块,让地图将信息展现出来。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建立统一地址基础库和人口、法人、房屋、通讯、事件五大社会治理数据库,构建“一基五柱”社会治理大数据基础。一键可知房屋的地址“身份证”、居住的人员、注册的法人以及发生过的事件,实现信息“一图可现”。
二是打破壁垒、数据全下沉,让基层将数据应用起来。目前“块数据”初步打通了30多个政府、社会平合,通过打破省、市、区、街道各级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壁垒,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并到街道(社区)等基层,让基层真正掌握资源、应用资源。
三是动态核实、数据全更新,让数据真正“鲜活”起来。建立出租屋“视频门禁+网格员核实”、花园式小区“物业采集+网格员核实”以及“部门业务采集+网格员核实”的新路径,实现人口、法人、事件等信息动态更新。与市供水供电供气企业开展数据交换工作,将每月用水、用电、用气数据与房屋和企业关联,为加强房屋和企业精准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支撑。此外,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搭建了与物业公司合作的人口、法人登记机制,采集花园式小区人员居住和商业楼宇企业入驻信息,破解以往网格员“门难进”的问题。
(二)块分拨:以“一网统管”融合民生诉求体系
以“12345政务热线”为主,整合数字化城管、网格治理平台等多个系统的事件信息,建设统一的南山区统一事件分拨平台,实现区级分拨平台受理各类事件,避免重复登录与上报。提升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能力,构建以网格主管部门统筹监督、条线部门专业处置、街道综合整治、社区网格全面排查为体系的指挥链,规范事件发现、分拨、处置、反馈等环节的责任主体、工作流程,形成群众诉求“一网统管”,全流程闭环管理。
(三)块服务:以“分级分类”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通过利用“块数据”社会治理智能底板,在弱势群体、企业法人以及高层次人才服务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根据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工作,服务好“大多数优质企业和人才”,实现精细服务。
一是落实弱势群体精细服务。通过人口等信息“入块”,将困难家庭、高龄老人等弱势群体形成工作档案入块,梳理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工作。二是推动企业法人精心服务。利用“块数据”支撑体系,将企业审批、服务和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纳入系统进行监管,在事前加强注册监管,破解企业虚假地址注册难题,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利用“块数据”为企业打标签,定向将能够享有的政策服务以短信、电话等方式推送给相关企业,为重点企业、重点人才开展政策解读、创新论坛等服务工作。三是开展重点人才优质服务。对全区高层次人才“入块”分析,为制定人才政策和完善配套服务提供依据。
(四)块参与:以“一核多元”构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建立“一核四圈同心圆”的工作机制。“一核”指的是基层党组织,起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第一圈网格管理中心,负责网格化管理监督;第二圈组建网格员巡办队伍,负责网格事项办理处置和执法;第三圈街道工作平台、社区微工作平台,负责指挥调度基层治理力量;第四圈社会多元力量,包括业委会、居委会、楼栋长、企业、物业公司、群众。
一是企业共建。以街道为购买主体,通过委托、采购等方式向社会专业机构、物业管理公司等,解决人员不足问题,成为网格化改革最大亮点。二是部门共建。依托网格化改革和“块数据”手段、进一步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南山经验”。各部门共同制定标准和再造工作流程,明确责任边界,共建合作机制,实现精准化服务和管理。三是群众共建。一方面,整合工、青、妇等团体力量,法律工作者等专业力量,公益服务等社工力量,楼栋长、物业管理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弥补基层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素质能力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接“i深圳”等平台,增加公众“随手拍”等功能,让社区居民群众能够利用科技手段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四、主要成效
(一)摸清底数,掌握情况:目前南山块数据打通了网格、市监、税务、住建、自规、教育、卫健、水电气等30多个政府、社会平台业务系统,汇集、挖掘、清洗90类共7800万条数据,将全区的人口、企业数据入块上图,落到楼房和房屋之中,人入户、户进房、楼进格,实现“底数清、情况明”,做到“以人查房、以房管人”。
(二)确定责任,划清边界:汇总了各渠道、系统的事件分级分类标准,形成了四级1285类的“一网统管”职责清单,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了民生诉求系统,构建了“1+6+23+N”的分拨体系,明晰了南山公安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等三十多个职能部门的事件处置责任。
(三)量化考核,提质增效:可视化呈现事件的处置结果和过程,同时考评结果对外公布,督促各部门工作落实。重新打造了纵向三级(市、区、街道)和横向三类(运行中心人员、部门人员和网格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高位指挥、成绩落实的管理体系,形成责任倒逼机制,压实工作责任链。
(四)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作用,开展“行政-动员”双重治理模式,连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发动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企业以及业主、楼栋长、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形成一支4万多人的基层社会治理生力军,累计处置突发情况11411宗。
五、经验总结
南山区建设“1+8”基层社会治理中心,打造“1+8+101+N”政府、社会和公众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南山体系”和“南山方案”,实现了五大工作创新:一是体系创新,从部门相互推诿到压实各级职责;二是主体创新,从政府单一主体到社会多元共治;三是制度供给创新,由“信息孤岛”向协同共享转变;四是过程创新,从被动发现处置到主动管理服务;五是工作模式创新,从条线业务分割到全科网格清单式作业。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