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山东省涉法涉诉信访系统

时间:2024-11-11 10:14:20   来源:山东省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一、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司法改革和中央政法委关于涉法涉诉信访的指导意见,山东省政法委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搭建全省涉

  一、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司法改革和中央政法委关于涉法涉诉信访的指导意见,山东省政法委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搭建全省涉法涉诉信访系统,打通各单位涉法涉诉信访壁垒,实现信访案件跨部门高效办理,避免出现“踢皮球”、案件“空转”等现象,健全全省政法单位内部“大信访”协同机制。

  二、总体设计

  以政法跨部门协同办案平台作为数据交换的枢纽,系统与公、检、法、司各单位的信访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各政法单位信访系统与政法委信访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为全省三级政法委领导、执法监督处业务人员提供服务。通过在线信访案件转办、督办,帮助政法委及时掌握政法各单位信访办理情况,分析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对政法单位信访办理情况进行督导指导,实现涉法涉诉信访线上全流程闭环管理。

  (一)总体架构设计

  充分利用已有项目建设成果,按照已有信创技术路线,采用多层架构,由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存储层、基础支撑层、场景应用层、用户层和标准规范体系、运行维护体系以及安全保障体系等部分构成。

  基础设施层:利旧政法网络、存储环境及协同通道。

  信息资源存储层:充分利旧已有信息资源及存储。

  应用支撑层:支撑业务实现的基础服务,包括相似度识别、信息回填等智能化能力。

  应用层:结合业务需求完成应用系统功能开发及接口对接。

  用户层:主要服务于政法委、公安、检察院、法院及司法行政各单位。

  (二)部署架构设计

  系统部署在省大数据局行政服务域上,以政法跨部门协同办案平台作为数据交换的枢纽,与公、检、法、司各单位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各政法单位信访系统与政法委信访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

  三、主要功能

  通过对涉法涉诉信访系统功能设计,实现源头数字化,构建涉法涉诉信访线上全流程处理模式。能够实时掌握信访数据,通过信访画像,分析并发现问题,辅助信访接访工作。通过掌握信访办理情况,及时了解信访数据的办理、转办、督办情况。同时,加强了问题把控,实现案件精细化管理,及时掌握、化解当前信访中的突出问题,辅助领导决策。

  (一)信访案件登记

  为政法委及政法各单位提供信访案件登记,包括本单位信访登记、上级交办案件登记、系统自动关联及其他单位信访数据同步等多渠道对信访案件进行登记。

  (二)信访案件分流

  对案件进行受理,案件进入信访案件办理流程,实现对信访案件的转办、其他信访案件分流以及重复访筛查。

  (三)信访案件办理

  接收公检法司上报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与政法委办理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信息汇聚形成政法系统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信息库。当办案单位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完成办理以后,将信访案件办结情况信息反馈到系统中。

  (四)信访画像

  通过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数据的汇聚以及分类梳理,为政法委的业务人员提供信访人、被信访单位、被信访人员的画像分析。

  (五)信访智能辅助

  提供重点人员识别、重复访筛查、重点案件提醒等信访人识别辅助服务,辅助接访人员接访。系统能够提示该信访人以前信访过的案件名称、时间等历史信访信息。

  (六)信访态势分析

  从时间段、各地区等维度对政法各部门的信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可视化图表,从时间段、各政法单位等维度对各地市信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可视化图表,对各类型信访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一栏图表。

  四、主要做法

  (一)实施路径

  1.打通数据壁垒。

  依托政法跨部门协同办案平台,打通与政法各单位信访系统之间的对接通道,实现信访案件协同办理信息实时互通,发挥数字融合共享的乘数效应。

  2.汇聚信访案件信息。

  汇聚各单位信访系统案件数据,实现信访数据源头数字化管理。面向政法委开放共享,帮助政法委能掌握和了解本辖区信访案件总体态势情况。

  3.完善信访案件线上办理流程。

  改变以往线下申请、审批、移送案件材料的传统模式,实现网上一键申请、审案、送达及其他协同业务,信访案件实时传送,大大减少线下流转的时间损耗,案件办理信息清晰可见,所有操作有迹可循,同时打通底层数据,增强数据的复用,减少重复录入工作。

  4.信访态势分析。

  以共享信访案件库数据为基础,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开展情况、动态发展趋势进行全方位分析,加强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宏观管理,方便政法委领导及时发现信访案件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辅助领导决策。

  5.智能化辅助办案。

  通过标签管理,对信访案件标注重复访、已救助、已终结等标签,对信访案件进行多维度标签化查询,通过标签组合,设置风险预警规则,实现对信访案件碎片化、精细化的管理。建立数据关联关系,形成信访人员、信访案件画像,辅助接访人快速了解信访人、历史信访件的全貌。

  (二)可解决的问题

  1.打通信访案件在政法单位之间的信息不互通、不对称的问题,减少信访案件办理过程中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问题,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2.为政法委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抓手,帮助政法委领导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政法单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情况以及本地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情况。

  3.对“重复访、重点案件、重点人”等相关信息进行提示,帮助接访人员对接访工作进行及时判断,实现高效接访。

  五、案例成果

  (一)运行成效

  政治成效:从整体上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行画像分析、大数据分析、综合研判预警以及整体态势分析,提高了政法委监管水平以及办案单位执法办案质效。

  经济成效: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网络梗阻”现状,实现政法机关间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大幅节省办案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节约司法资源。

  社会成效:信访案件信息资源的集中汇聚和统一管理,有效推动政法系统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的水平,提高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效率,执政为民,提高了政法部门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

  (二)先进性、创新性

  1.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接访、登记线上化、多部门信息共享交换、统计分析、研判预警等业务闭环管理,数据流、业务流、信息流实时同步,实现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多源头数据资源全汇聚、信访案件流转通道全打通,形成全省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一盘棋格局。

  2.全面适配信创环境,兼容多种软硬件体系,可运行于龙芯、飞腾、兆芯、鲲鹏、海光等多种不同CPU架构的服务器设备,兼容多种国产主流Linux系列操作系统。

  3.“非侵入”式设计理念,采用组件化、模块化、标准化的方式,通过搭桥铺路,不“体外循环”,不替代政法单位原有业务系统,与各单位业务系统深度融合,避免多平台切换操作,最大程度地推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

  (三)系统亮点

  打通各单位涉法涉诉信访系统壁垒。

  实现涉法涉诉信访跨部门高效办理。

  避免出现“重复访、多头访”等现象。

  建立政法单位内部“大信访”协同机制。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