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4-12-09 10:28:16 来源:深圳市福田区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一、案例简介 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涉案财物管理保管难、移送难、处置难、监督难四大难题始终困...
一、案例简介
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涉案财物管理“保管难、移送难、处置难、监督难”四大难题始终困扰着公、检、法等部门。为推动问题解决,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规范涉案财物处置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相继印发了本系统若干指导规定,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工作。2022年深圳市委政法委提出各区建设特色政法智能化应用,福田区主动作为,提出了构建新型涉案财物共管模式的设想,得到了市委政法委认可,并于2022年12月底正式批复同意福田区开展试点。福田区委政法委于2023年7月启动福田区涉案财物共管平台建设,9月27日深圳市福田区涉案财物共管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开启涉案财物管理的“福田”模式。
在建设过程中,福田区结合辖区实际,首创“实物静止、信息流转”的分布式涉案财物管理模式,采取“一中心、三平台”的整体架构(政法委一个中心平台、公检法三个单位分平台),实现公安、检察院、法院之间的涉案财物跨部门高效流转、及时处置,政法委中心平台对各部门办案工作进行监督和统筹,推动办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实现政法各单位涉案财物“统一管理、随案流转、处置闭环、全程监督”,解决一直存在的“保管难、移送难、处置难、监管难”四大痛点。
二、案例举措
(一)创新管理模式,全流程线上办理
采用“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分布式财物管理新模式,利用已有分散的物理仓库,同时兼容集中仓储模式,使涉案财物保管在源头派出所,依托政法跨部门的安全底座,实现实物不移送、信息随案流转的全新办案模式。涉案财物从登记、审查、执行全流程线上办理,无需再进行财物及相关信息人工搬运和移送。对比涉案财物传统线下一周的移送办理时间,流转时间缩短至线上5分钟,有效提升办理效率。同时,法院最终处置意见及时线上同步给公安等执行部门,探索技术打破信息壁垒,解决“案多人少”、办案周期长问题,有效提升处置闭环率。
(二)完善建设机制,规范业务操作
制定了《福田区刑事诉讼涉案财物证据收集审查认定工作指引》,组织各单位研究《工作指引》嵌入系统功能,引导办案人员规范涉案财物证据的收集、审查工作,极大提升审查效率。制定《福田区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和处置工作规程》,建立罚没财物处置工作机制,针对罚没财物处置不及时、涉案财物库存积压等问题,建立公安(仓储)、法院(执行局)、财政部门衔接配合机制,明确涉案财物的价值性质标准、处置责任及处置规范,确保涉案财物及时处置、及时出库、避免积压,从源头上推动化解涉案财物“易进难出”矛盾。
(三)科技赋能应用,提升办案质效
系统建设证据指引应用模块,针对钱款账户、电子产品、不动产、车辆、黄金珠宝等5类常见涉案财物类别实现证据材料的检索、定位,系统自动生成证据指引信息,辅助相关办案人员进行涉案财物证据审理工作,破解涉案财物审理难、定位难的痛点。平台按照工作规范要求,对处置意见进行了必填约束,并对处置方式进行了明确的限定和合法性校验,保障处置意见100%填写,规避历史“依法处置”等问题,有效提升处置闭环率,实现财物处置闭环率从原来30%提升至90%,确保100%处置结论明确,100%处置结果同步。
(四)流转全程留痕,解决监管难题
实时监测涉案财物线上办理场景,记录财物线上流转路径,实现涉案财物全过程管控。区委政法委可对涉案财物流转的进程开展实时监督,了解涉案财物流转进度、处置意见、出库执行等情况。
三、案例成果
(一)高效率
率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涉案财物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图文识别、要素抽取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涉案财物智能分类、智能回填、智能检索、智能推荐等功能,实现涉案财物信息一次录入、各单位共享,致力于减轻政法干警手动录入的工作量,减少人为疏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助力提升办案质效、各阶段实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二)全监督
率先实现了涉案财物信息在公检法各部门间线上流转,将执法监督业务融入涉案财物案件办理,通过大数据对案件进行办案智能提醒及超期智能预警,利用“财物轨迹”及时掌握涉案财物入库、处置信息,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实现“全流程监督预警、全流程风险管控”,真正实现涉案财物从入库、流转、处置的闭环管理和全流程监督。
(三)易推广
充分利用公检法各单位现有仓库,采用“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涉案财物管理新模式,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资源利用率高、可复制性强等优势,有效破解“场地建设难、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等问题,易于向各地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