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3-05-19 10:18:16 来源:吉林省委政法委
[内容导读] 一、案例介绍 吉林省委政法委为加快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省执法司法监督工作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打造了执法
一、案例介绍
吉林省委政法委为加快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省执法司法监督工作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打造了执法监督智能办案画像系统。系统依托吉林省执法司法办案业务协同平台,将监督机制与执法办案流程相融合,智能提取全省政法干警案件办理的相关数据及案件评查结果,并与吉林省涉法涉诉信访信息系统打通,将信访信息与办案人员、案件信息智能关联匹配,拓展监督线索来源。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进顽瘴痼疾常治长效,构建针对程序合规、办案质效、社会评价等全融合的大数据体系,组建政法干警数字办案档案库。同时,围绕案件程序规范、案件办理质效、风险期限管控、信访比对统计等维度,搭建智能研判模型,建立全省政法干警办案画像,全方位了解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工作中案件办理违规违法、涉法涉诉信访等情况,为遴选委员会、惩戒委员会及政法干警职务晋升提供客观、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拓宽执法监督管理途径,推动执法监督工作创新发展。
二、核心技术、适用技术平台
系统基于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子卷宗、信访材料进行OCR识别、语义理解、文本检测等处理,形成高质量的结构化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程序性风险、客观事实统计等执法监督业务模型,重点筛查案件办理全过程及外部客观评价的全量数据,结合大数据平台采集套件化技术,实现案件过程数据、关键信息自动抓取。
系统主体为纯软件建设,依托吉林省执法司法办案业务协同平台,打通吉林省涉法涉诉信访信息系统,融入基于人工智能的集成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多种工具包,提供数据过滤、SQL脚本、归一化、数据转换、随机取样、UNION、标准化、缺失值填充等13种预处理组件,提供决策树、朴素贝叶斯、逻辑回归二分类、线性回归、随机森林、隐马尔可夫等17种机器学习算法,提供相似度计算、文本关键词提取、文本摘要提取3种文本分析算法,提供应用工程管理、计算任务管理、任务调度管理、资源管理、应用开发工具等功能,让大数据开发和应用部署进入一键使用的至简境界,同时确保数据分析结果更为精准。
三、可解决的问题
1、系统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技术与执法办案、信访业务深度融合,解决线下沟通、沟通时间较长、人工管理遗漏等问题,提升问题发现、及时督办的工作质效,加强了智能化监督管理能力,实现了科技优势向监督效能的转化。
2、系统贯穿执法办案全流程,紧抓协同业务重点节点,精准提取案件关键要素,融入信访业务数据,节约了传统文书审查、卷宗调阅等时间成本,扩充了执法监督评估维度。
3、以办案人员为核心,将分散在各案件、各环节上的碎片化数据串点成线,将传统纸质文书、卷宗的信息数字化处理,形成可视化政法干警综合画像,提升了执法监督、合规审查的综合分析研判能力,解决以往各项数据独立、监管无从下手等问题,为惩戒评定、领导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运用成效
执法监督智能办案画像系统于2022年1月上线,系统共包含5个部分,分别是办案画像档案、承办人案件信息、智能阅卷、风险预警、涉法涉诉关联分析。
截至2022年10月,系统为全省23192名法官、4349名检察官建立数字办案档案库,针对捕后不诉、撤回起诉、超期办理、发回重审、无罪判决、抗诉改判、再审改判等类别进行程序性风险审查,对50309件案件、1338620页卷宗材料、172739条法院业务流程、251676条检察院业务流程进行程序合规审查。同时与73447件涉法涉诉信访数据筛选匹配,其中诉类案件4277件,访类案件7433件,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执法监督效率。
(一)创新性
系统由省级集中统一部署,围绕上下贯通、内外结合、系统严密、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细化全省三级应用权限,打造“1+2+3+4”的创新模式,建立全程监督、定期巡查的监管制度,助力省委政法委“协管”、“协查”机制的推进。
1、构建1个政法干警数字办案档案库
以政法干警为核心,以案件为基础,构建针对程序合规、办案质效、社会评价等全融合的大数据体系,多维度、全方位、智能化地汇聚要素信息,形成政法干警数字办案档案库,增强对政法干警办案信息管理及政法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能力。
2、实现2类业务数据相融合
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协同业务全流程办理实时动态监管,打通涉法涉诉信访信息系统,汇集司法办案与涉法涉诉信访两类业务数据,提升各数据间关联性,充分发挥诉讼程序制约及外部监督的作用,实现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双融合。
3、围绕3方面建立执法监督专项模型
从案件程序合规性、实体合理性、社会影响性三个方面构建执法监督专项模型,扩大对政法干警监督、评估范围,围绕案件办理规范、质量、效率、影响等情况,对政法干警进行综合评价。
4、横向联动公、检、法、司4部门协同监管
形成全程监督、定期巡查的监管制度,对评估事项、审查要点横向协同分配,加强政法各部门间协同监督联动,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建立资源共享、密切配合的集约高效监督机制。
(二)可操作性
系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结合执法监督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聚焦监督事关规范司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梳理出对应的监督要点,增强线上监督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将系统嵌入吉林省执法司法办案业务协同平台中,有效避免跨系统办公的繁琐操作。
五、可复制推广性
技术方面,系统采用成熟的人工智能识别及大数据应用技术,并对代码进行技术封装,总体可复用性强。
业务方面,系统结合省委政法委执法监督职责范围,制定了监督评判标准,设定考核、评分规则,既实现了对政法干警办案统一监管,也确保了监督部门的合法监督,可为其他省份执法监督制度的合理制定提供借鉴参考样本。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