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3-06-01 10:45:08 来源:老河口市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近年来,老河口市以加快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紧盯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依托雪亮工程共享平台汇聚的视频资源、网格化管理
近年来,老河口市以“加快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紧盯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依托雪亮工程共享平台汇聚的视频资源、网格化管理平台录入的数据资源、智能监控设备采集的人像和车辆数据资源、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资源,综合运用前端结构化、后端智能分析、融合通信等技术,丰富了社会治理工作手段,促进了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增强了对各类社会风险的预警预判能力,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一、推行多网融合,创新社会治理情报信息收集机制
老河口市把电子政务外网作为雪亮工程承载网,实现了雪亮工程与各部门业务“一网运行”,确保了“人、房、地、事、物”等社会治理要素信息源源不断汇入综冶中心数据资源池,既逐步打破了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信息壁垒,又改变了单纯依靠“人工采集、逐级上报、手工录入”的情报信息收集机制,同时也有效解决了过去数据建设中存在的“效率低下、时效性较差、误差率较大”的弊端,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2年10月,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平台共汇聚人口信息48万余条、房屋信息15万余条、重点人员信息4千余条、采集人脸信息9千万余条、车辆信息1亿余条。通过上述数据的不断积累、实时更新、关联碰撞,衍生了大量更精准、更有价值的关键信息,为社会治理的各项决策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强化智能分析,创新重点特殊群体服务管理机制
运用前端视频结构化和后端智能分析技术,将前端设备实时采集的数据与事前录入平台的人脸、地址、车牌等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动态掌握重点关注对象(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涉稳人员、涉疫人员等)及其关联人的活动轨迹,实时研判特殊群体(“三留守”人员、残疾人等)的生活规律,若预判重点人员存在危害社会的风险,平台将自动向相关乡镇(街道)、职能部门及责任人推送手机预警短信,以便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和降低社会危害;若预判特殊群体生活规律发生明显改变,平台将自动向辖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推送手机预警信息,提醒社区网格员及时上门走访,防止特殊群体居家意外事件发生。2021年5月至今,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共向所辖乡镇(街道)、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推送涉稳预警信息3000余条、涉疫预警信息2000余条、涉及特殊群体预警信息300多条,快速处置涉稳风险200多起,成功找回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走失老人60多人,有效预防空巢老人居家意外事件20多起。重点及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机制,从“人盯人”的人海战术向信息化智能化悄然转变。
三、集成实战算法,创新社会风险排查化解工作机制
针对多年形成的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化解工作机制,老河口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以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网格地图),探索推行了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即时发现、快速上报、地图定位、自动派单、线上结案、网上考核闭环工作机制。老河口市综治中心将社区工作者、网格管理员、社区辅警、警务服务站民警、平安志愿者等社会治理力量日常工作位置信息加载到网格地图之上,同时为这些工作力量定制配发了“河口智治通”手机APP,这些工作力量发现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后,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向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报送相关信息,平台将自动定位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发现地,同时自动向事发地半径1公里范围内的社会治理力量下达工作指令,指挥调度各种工作力量快速前往事发地进行妥善处置。事件处置完毕,由事件上报者向平台反馈处置结果,平台将对各类事件分类归档并考核结案。该应用自今年9月上线试运行以来,共及时发现并快速化解矛盾纠纷30多起,成功消除公共安全隐患20多处。
四、部署联动应用,创新社会治理组织协调动员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各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老河口市在坚持既有的“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督查督导”等传统动员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融合通信等技术,利用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提供的地图支撑,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单兵装备、“河口智治通”手机APP,并按照“一地一人一账号”和“分级授权”原则,实现了对各种社会治理工作力量的可视化指挥调度、部分社会治理工作任务每日自动派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对本责任区视频及可疑人员和可疑车辆的在线查询、义务治安巡逻队每日巡逻轨迹及日志打卡上报、重点及特殊群体包保责任人每日走访情况打卡上报等实战功能。老河口市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动员机制,整合吸纳了一大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力量,促进了义务治安巡逻常态化、重点及特殊群体“一日三见面”、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主动发现快速处置等社会治理工作落地落实。
五、拓展场景应用,创新社会治理跨部门协同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手段支撑能力,老河口市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和各职能部门实际工作出发,调研场景化实战应用需求,拓展出铁路沿线护路护线、汉江老河口段禁捕、政法协同网格化送达等场景应用。将铁路沿线护路护线、汉江老河口段禁捕等社会治理场景与智能化前端设备相结合构建场景应用,对铁路沿线放牧、汉江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各种异常案(事)件报警,及时给中心信息提示,以便及时指挥网格员现场查看处置,实现从传统的“事后查阅录像”向“事前预警”、“事中响应”转变。将政法协同与平台线上沟通协作渠道相结合构建场景应用,对于老河口市人民法院提供的关于案件诉讼当事人通讯信息协助调查请求,及时在平台建立网格化送达任务,派发给社区网格员,社区网格员在“河口智治通”手机APP接收协助调查任务,及时核查当事人实际通讯信息并在APP上填写该信息,实现从传统的“线下协助调查”向“线上配发协助任务”、“反馈信息自动流转”转变,促进社会治理基层组织协助市人民法院司法送达工作的开展,建立市人民法院与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的对接机制,方便市人民法院与村(社)间的沟通协作。该场景应用自今年9月上线试运行以来,共成功协助法院确认民事诉讼案件受送达人实际信息23次。
河口市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创新实践,在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中得到了实战检验。期间,该市未发生一起有较大影响的刑事治安案件、公共安全案(事)件、矛盾纠纷案(事)件,一些小纠纷和小隐患均通过传统手段和智能化手段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全市政治社会和治安大局持续保持稳定。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