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3-08-21 14:53:48 来源:荆州区委政法委员会、荆州区法学会
[内容导读] 为破解乡村社会治理难点堵点问题,2019年以来,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荆州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以金豆工程(荆安在线)平台为载体,找准
为破解乡村社会治理难点堵点问题,2019年以来,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荆州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以“金豆工程”(“荆安在线”)平台为载体,找准症结,试点先行,推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以“党建+治理”“党建+服务”为着力点,搭建了村务公开的云平台,畅通了群众诉求的连心桥,进一步促进了乡村良治善治,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接地气”的乡村社会治理新路子。
一、坚持问题导向,堵点变成亮点
(一)找准症结。根据党中央、湖北省委和荆州市委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部署,试点初期荆州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认真开展调研,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入手,重塑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在调研中发现荆州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存在“四不”现象:一是群众内生动力没有激活,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二是村“两委”班子日常事务多,引领乡村治理动能不足;三是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不透明,村“两委”公信力不强;四是乡村治理分散化、碎片化现象突出,社会治理功能整合不够。
(二)对症施策。荆州区坚持“简单、明了、管用、公开”的原则,围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手机使用普及的条件,开发了一套简单实用的软件系统,建立起简便易行、公开、可兑换、以正向激励为主的金豆运行体系。金豆平台集公众微信号和激励系统为一体,每户一人实名注册,通过村级组织认证,扫码加入。纵向而言,平台实行区、镇、村三级管理,其信息分级接入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信息系统,运行实体在村级,区、镇两级主要是信息分析研判及监督管理。横向而论,平台实行镇、村分别平行授权,镇与镇、村与村之间自成体系,平台终端受众只在本村系统内交流。平台采取8+N 的模式设置栏目。在“村务公开”“你言我语”“大晒台”“便民服务”等8个基本栏目的基础上,在村级平台上还为每个村留下了“自留地”,鼓励各村根据本地特点,差异化开展活动。在“金豆积分”栏里设置“自律豆”“爱心豆”“雷锋豆”三种豆,分别对应为遵纪守法、热心公益、追求奉献,其积分作为评选“遵纪守法光荣户”、“最美爱心家庭”、“文明家庭”的的依据,村民凭“豆”可以定期兑换奖品。三种豆实行分类管理,以家庭为评价单位,引导群众养成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
(三)试点先行。自2019年以来,荆州区先后在李埠镇新垸村、马山镇双垱村、八岭山镇北湖桥村开展试点,并于2020年8月7日、2021年5月26日召开全区试点扩面推进会,总结交流试点经验,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金豆工程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减负、便民、融合、激励等乡村社会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在应用中达到了“干部愿接纳、群众都喜欢”的预期效果,在试点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乡村“三治融合”的新模式。目前全区已有72个村用上了该系统,实现全覆盖,注册户代表41240人
二、坚持群众主体,激活内生动能
(一)构建云平台。金豆工程试点扩面把群众参与、了解、制定、遵守、认可、监督贯穿乡村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在试点中,区里组织专班逐户宣传,征求村民意见,推选村民代表外出实地学习考察,增强对先进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方式的认识。在软件使用、栏目设置、金豆规则等方面,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协商会议进行充分沟通,让村民有参与感、获得感。村“两委”通过平台的“村务公开”栏目及时将群众关心的惠民政策、集体经济收支、低保评议、补贴发放等相关内容公示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老百姓在家中打开手机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村里发生的大事小事,让村民主动参与到项目维护管理中来,改变了过去“好事办不实、实事办不好”“干部吃亏不讨好、群众抱怨有牢骚”的状况,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和信任。
(二)搭起连心桥。村民表达诉求更畅通。村民仅需在金豆平台“你言我语”栏目留言,即可得到村“两委”响应。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小需求、小纠纷、小麻烦”,村级事务中的“小建议、小意见、小观点”,只要村民在线留言,村干部有呼必应。马山镇双垱村“两委”向村民公开承诺:“有事您留言,遇事我解决”。村民的诉求都能及时通过平台得到答复,彻底改变了过去有事就动辄到村部、到镇里的习惯。村民称赞说,“手机留言真管用,干部群众心相通”。2021年来,试点村群众在金豆云平台“你言我语”栏目留言1512条,其中村“两委”响应群众诉求1512条,办结1502条。
(三)拓展服务链。村民遇到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可登录金豆系统“便民服务”栏目,提供法律咨询、医疗服务、农资农技、务工信息等方面服务链接。群众可以根据需要直接点开链接与第三方沟通预约,也可直接“吹哨”,由村干部“接单”协助解决。2020年12月,八岭山镇童桥村二组村民董某反映收快递要到八岭山集镇,很不方便。村干部争取区商务局和市邮政管理局支持,在居民集中点一小卖部设立快递代收点,免费提供服务。2021年4月,八岭山镇童桥村二组村民肖某通过平台反映,2020年8月打工的工资还没拿到,请求给予法律帮助。村干部第一时间与肖某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后请求驻村律师帮助,引导其依法维权。通过线上平台服务,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善治法治
(一)强化责任抓统筹。荆州区高度重视“三治融合”金豆工程建设,将其纳入农村党建特色品牌创建项目,纳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重要内容,写进了区党代会区委工作报告和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明确由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牵头,镇、村两级党组织负责,相关职能部门跟进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在试点扩面过程中,积极构建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三级治理体系,压实村“两委”班子乡村社会治理责任。在马山镇双垱村,每个村党支部成员联系一个村民小组,并与工作绩效挂钩。
(二)强化示范抓带动。八岭山镇铜岭村建立以老党员牵头的志愿服务队、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堂,示范引领文明新风;动员党员深度参与村庄治理、基础设施规划、集体经济发展、矛盾纠纷化解等村级自治活动,让党建引领“在身边”“看得见”。马山镇双垱村充分运用党员干部“设岗定责”制度,发挥党员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设立村务监督、精神文明、治安巡逻、村民说事等近10个岗位。通过党员示范引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双垱村党员唐某带头成立农民合作社,流转全村土地1139亩,增设固定就业岗位8个,累计带动11户贫困户脱贫,2020年经营收入达280万元,是村内的致富带头人。
(三)强化激励抓引导。在金豆规则制定中,荆州区将遵守村规、邻里互助、敬老爱幼、讲究卫生、清洁家园、节俭办事、关心集体等美德新风纳入村规民约中,转化为群众的共同意愿,并将每个村的金豆规则分别编程后植入软件系统,形成“大家知道、人人遵守”的行为准则,以积分形式对村民的表现进行量化。通过评比先进、政策鼓励、物质奖励等方式,以积分记录美德、以积分兑换服务,用实践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逐步构建乡村善治法治之基。
从试点情况看,金豆工程的实施改善村风民风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增强了村“两委”的公信力。实现村务公开“点对点、零距离”的同时,金豆积分认定,“遵纪守法光荣户”“最美爱心家庭”“文明家庭”的评选均实现了智能化、常态化,做到系统全过程适时公开、结果自动生成。既减轻了基层干部的负担,又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群众普遍表示服气。二是唤醒了群众的荣誉感。金豆工程“大晒台”和“荣誉室”栏目重点展示好人好事,让好人扬名、受到尊崇。系统中最热的栏目是“大晒台”,最多的回复是点赞,使“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现象得以改变。三是激发了群众公益心。金豆工程把金豆积分与热心公益紧密挂钩,辅之以金豆兑换,群众参与法治宣传、环境卫生等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彻底改变以前“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四是强化了制度的约束力。金豆平台在村级范围内对违规行为予以曝光,让“熟人社会”的违规者撑不住“脸面”,形成了较好的“寒蝉”效应。禁止大操大办、相互攀比是农村治理中的难事。2020年马山镇双垱村借助金豆试点,严格执行村红白理事会规章,接受村民自觉报备红白事25场,全部按照每桌不超过300元的标准定制酒席。过去被认为是个人“私事”的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在村里基本绝迹。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