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深圳市宝安区先行先试打造“宝平安”一体化门户体系

时间:2023-08-31 13:59:43   来源: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深圳市宝安区以市域社会治理建设、粤平安深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综合试点建设为牵引,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造政法、政府

  深圳市宝安区以市域社会治理建设、“粤平安”“深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综合试点建设为牵引,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造政法、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宝平安”一体化门户体系,解决群众上报入口多、找服务不便捷和基层工作人员系统多、账号多等问题,创新“一个平台管平安”的社会治理模式。

  一、建设内容

  (一)“宝平安”公众门户

  以“i深圳”政务APP为载体,打造集找服务、微报事、查信息于一体的公众门户。

  公众“找服务”专区。集成具有政法特色的见义勇为申报、法律援助申请、公安门楼牌、粤居码等政法特色服务应用,为群众提供公安、司法等领域服务办理的“平安政法”服务。集成防疫服务、情感家事纠纷联调、矛盾纠纷调解等应用,为群众提供疫苗、核酸快速预约以及家事情感纠纷、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响应化解的“平安政府”服务。集成网格管理服务、群众诉求服务、心理咨询预约等社区服务应用,为群众办理网格居住申报、个人诉求快捷上报、心理咨询快速预约等“平安社会”服务。集成政府在线官方网站、“滨海宝安”“宝安日报”等区级融媒体公众号,将分散在各个官方媒体平台的疫情防控、政法动态等资讯信息进行整合推送,为群众提供动态、全面的“平安资讯”服务。

  公众“微报事”专区。围绕危险用电用火、安全通道不畅、消防器材不全、室内电动车违规充电等社会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非法宗教、可疑出租屋、烟花爆竹、三非人员举报等社会治安线索,共享自行车乱停乱放、户外乱拉电线、健身器材损坏等社区环境卫生问题,开发结构化、简易操作的上报界面,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引导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建设。

  公众“查信息”专区。接入网格房屋编码信息,通过群众扫码识别或手机定位,准确调取标准地址信息,并关联该地址周边的治理队伍力量和平安阵地。将全区的公厕、医院、社康、应急避难场所等基础设施,和党群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等服务阵地与电子地图结合,提供 “一键查询”“一键导航”服务。

  (二)“宝平安”工作门户

  以“粤政易”政务通讯APP为载体,打造高效、便捷的基层工作门户。一套用户体系。将网格员、社区民警、街道社区专干等队伍与“粤政易”用户架构融合,关联统一身份认证、通讯底板,推动基层工作人员“一个账号、系统识别、多门户应用”。一个工作界面。将网格化管理、家事情感纠纷等各类应用移动端进行科学整合,通过报表字段整合、数据选项优化,推动基层工作人员多业务一表填报、多任务一端办理。一个分拨支撑。根据全市问题隐患、民生诉求、矛盾纠纷、信访维稳、城市管理等事件分类编码和区内流转处置规则,推动宝安区网格化智慧管理分拨平台与“宝平安”一体化门户体系标准化对接,做到各类事件从源头起实时、精准推送,动态反馈。一套研判体系。建立统计分析模型和风险预警模型,为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实时分权推送决策分析结果和平安态势。

  二、创新做法

  宝安区充分依托“块数据+网格管理”数字底座、“i深圳”“粤政易”门户载体,通过统一门户资源、N个应用集成、统一分拨流转、力量联动协同,创新形成“大汇聚、大集成、大分拨、大联通”的智能化工作格局。创新做法为:

  (一)共建共享,推动资源大汇聚

  汇聚门户资源。依托深圳市“i深圳”政务服务APP,将支撑网格房屋信息查询和服务办理的房屋编码门户、公安地址信息查询和服务办理的门楼牌门户、全省率先试点的社会治安证件信息查询办理的粤居码门户进行有机整合,关联统一身份认证和个性二维码,推进群众一次扫码登陆、多门户业务查询、统一平台上报办理。汇聚数字底座。依托“块数据”底板,将市职能部门开放共享的业务“条数据”,与区直部门业务数据、网格员巡查采集数据高度融合,清洗形成人口、法人、楼栋房屋、城市部件、共治力量和民生服务资源等大数据库,与电子地图结合,建成治理、民生“一张图”。

  (二)高效高能,推动应用大集成

  集约化整合。依托统一的数字底座、事件标准和分拨平台,将宝安区原有的网格化服务管理、重点人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应用,以及全市统建的群防群治管理平台等下沉应用,与“宝平安”门户体系集成关联,对类似业务功能和功能表单进行整合优化,最大限度减少基层应用端。规范化建设。围绕平安政法、平安政府、平安社会、平安资讯应用领域,研究制定应用准入准出标准及应用部署运营方式,明确门户应用配置、新增方式,推动新建应用与统一数字底座、统一分拨平台集成关联,支持跨区域、跨层级应用成果共享。

  (三)互联互通,推动事件大分拨

  事件标准化。根据深圳市社会治理事件分类编码规范,全面梳理问题隐患、民生诉求、矛盾纠纷、信访维稳、城市管理等事件分类,明确流转处置规则和责任部门,制定形成宝安区社会治理事件分类清单。分拨自动化。依托宝安区网格化智慧管理分拨平台,标准接入市一体化分拨平台、区级业务应用系统、“宝平安”门户体系,推动各类事件从源头开始自动流转、分拨,责任到人,打造源头上报、统一受理、派单指挥、处置反馈全流程网上管理闭环。

  (四)联勤联动,推动力量大联通

  治理力量网上协同。将网格员、群防群治队伍等工作队伍及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等多元力量纳入用户管理体系,面向公众公开部分工作人员企业微信、服务点联系电话等信息,形成各类队伍间、群众与工作队伍间的沟通大体系。应急调度网上响应。依托“粤政易”、普通微信、企业微信通讯端,建立各个队伍间信息交换共享和沟通联系机制,在应急调度、任务协助等方面提供跨部门、跨业务、跨队伍即时通讯。

  三、取得成效

  宝安区创新打造“宝平安”一体化门户体系,赋能“一个平台管平安”,取得初步成效。一是资源“一网共享”。“块数据+网格化”底座累计汇聚数据239亿条,“宝平安”公众门户累计接入地理实体数据1295条、机构队伍信息9128条,嵌入法律援助、心理服务、i调解等应用8个,为公众信息查询、服务查找提供数据支撑。二是任务“一网通办”。通过事件标准分拨,提高事件汇聚、流转、办理实效。通过基层工作端整合和用户集成,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基层的面对多个APP应用系统,多头录入、重复录入等顽疾。三是态势“一屏感知”。围绕平安建设的治理底数、治理重点、突出风险、督办考核,多维度搭建数据分析指标模型和评价模型,群众通过群众门户可监督上报事件响应情况,工作人员通过工作门户可有效掌握工作进展、社会治理态势和突出风险点,动态感知。

  四、可复制推广性

  宝安区探索建设“宝平安”一体化门户体系建设,在基础框架、内容要素、风格布局方面输出初步标准,目前已形成《平安深圳门户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待进一步完善后,为全省全市贡献平安门户建设标准范本。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