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检务 > 正文

“E律见证”认罪认罚数字化见证模块

时间:2024-02-26 14:36:45   来源: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

[内容导读]    一、适用业务  为切实保障值班律师执业权利,不断深化检律协作,2022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强化数字赋能,主动作为,

  一、适用业务

  为切实保障值班律师执业权利,不断深化检律协作,2022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强化数字赋能,主动作为,依托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及浙江检察APP,研发“E律见证”认罪认罚预约模块,提升认罪认罚实质化见证实效。

  在开发“E律见证”模块前,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原先的认罪认罚工作采用的是专人负责、人工统计的模式。但人工统计效率低下,一方面检察官见证需求较为随机,没有统筹安排,每日见证数量也不平衡,曾出现一天内律师见证30余人的情况。另一方面值班律师因为介入时间短、工作冲突等因素,无法提前阅卷了解案情,认罪认罚见证多流于形式。针对上述情况,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通过召开业务部门会议、检律座谈会等方式向检察官、律师等双向征集需求。检察机关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数字模块操作简便、灵活,还要配备管理端口对于后台管理统计。律师则需要可以通过应用提前了解案情和预约见证信息,可以申请阅卷,值班律师还需平衡每日见证上限等。司法局的需求体现在,需要有管理端口对律师履职情况进行统计,便于后续律师绩效考评、发放补贴。结合各方需求,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着手设计了“E律见证”的应用框架。具体应用框架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为功能架构、支撑体系和应用体系,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架构中又分为三个板块,分别对应管理人员、律师和案件承办检察官三个不同服务对象。检察机关及司法局管理人员可以都可通过登陆浙江检察PC端对值班律师库的录入、删除进行管理。司法局后台还将实时统计更新法援律师、值班律师见证数和见证质量,作为发放的补贴依据。承办人可以通过2.0端口一键式发起认罪认罚预约,同时勾选起诉意见书和听取意见文书,便于律师提前了解案情。还可基于预约见证记录,对律师的见证工作进行评价。律师和检察官在见证预约后都会收到短信提示,律师根据短信提示登录浙江检察APP查看见证预约详情并提交法律意见、申请阅卷等。见证完成后,律师也能对检察官的履职过程进行评价。

  二、核心技术及适用技术平台

  本项目建设应用建设依托于省检察院部署在检察工作网的检察业务2.0应用系统和互联网侧的浙江检察APP,统一部署在省政务云的政务外网和省政法云上,充分利用阿里云和省政法云网络平台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相关信息资源,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系统运行网络为政务外网、检察工作网和政法云,网络架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e律见证”基于B/S的多层体系架构,所有业务服务均采用省政务云、政法云部署的方式,通过使用前后端分离设计,采用基于JavaEE开放标准技术路线,依托云计算架构实现应用软件解耦,并采用分布式、去中心化的微服务架构进行构建。

  平台还将应用划分为政务外网区域、网络隔离区域、检察工作网区域;

  政务外网区域,此区域有两个服务网关,一个专用于处理各客户端的请求,一个专用于处理政法云侧集群里数据交互请求,在服务网关里,可以根据需要,完成请求黑白名单控制、参数校检、签名校检,Token校检以及限流的请求响应的加解密处理,对于静态资源采用动静分离,静态资源单独部署,与应用服务相互隔离,此区域只部署非敏感数据服务;

  网络隔离区域,两个接入端和一个核心交换层,政务外网区域连接网络隔离区域非信任端,政法云区域连接网络隔离设备信任端,实现两个网络隔离区域的数据交换;

  检察工作网区域,此区域用于存储案件等敏感数据,专门用于处理工作网客户端接入请求,并采用动静分离方式,将文件处理和应用集群逻辑上隔离开来,以保证应用系统的稳定性。

  三、可解决的问题

  (一)检律互动,出台机制保障值班律师实质化见证。

  一是检律座谈听意见。在检律联席会议上,部分律师反映在见证认罪认罚案件存在“忙闲不均”、事先不了解案情等问题,使值班律师难以真正介入到案件中发挥作用。二是调研走访明需求。对于律师提出的意见,通过走访司法局、查看值班律师见证记录,发现检察官见证需求较为随机,没有统筹安排;而值班律师囿于介入时间短、工作冲突等因素,提前介入案件的占比较低,形式见证多于实质辩护。后该院又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听取值班律师和刑检部门检察官对提升认罪认罚见证质效的建设性意见建议。三是出台机制抓落实。成立保障值班律师实质化见证工作专班,由分管领导为责任人、相关业务部门为责任单位。针对律师提出的问题拟定方案:在见证数量上,明确对见证案件实现全天总量控制的方案;在见证方式上,探索数字化解决途径,协同推进认罪认罚见证工作提质增效。同时,联合区司法局出台《关于值班律师实质化参与认罪认罚见证工作办法》,明确值班律师的权利内容、履职保障、检律互动等规范要求,从制度层面推动值班律师工作有效、规范运行。

  (二)数字赋能,开发“E律见证”提升见证质效。

  通过数字平台实现“一步操作到位、一站受理反馈、一键阅卷查询”,进一步保障值班律师认罪认罚见证工作的及时性、高效性、合法性。一是线上预约提升见证效率。开发“E律见证”认罪认罚预约模块并植入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对见证案件设置每日总量控制。二是告知前移保证见证质量。检察官在发起预约的同时,可以提前勾选案件起诉意见书等文书,值班律师根据预约短信完成身份认证后,即可通过浙江检察APP中为值班律师设置的单独通道,对需要见证的案件开展在线阅卷,约见检察官、反馈意见等操作,高效保障值班律师对每一起案件的见证质量。三是全流程管理实现有效监督。“E律见证”可以统计每位值班律师的见证案件数量、案件名称,并与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实现数据共享,结合在鄞州区院率先试点的认罪认罚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真正实现了认罪认罚程序从发起、见证到统计的全流程监督管理。

  (三)检律协作,实质辩护保障犯罪嫌疑人诉讼权益。

  一是“专班专人”,建立高素质值班队伍。与区司法局联合牵头,综合考虑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职业经历等因素,选优配强22人值班律师队伍,并引入“准入机制”、“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对律师队伍进行考核管理。二是“一案一派”,创新高效能服务模式。经平台预约成功后每个案件将独立绑定对应的值班律师。值班律师可以提前协商提供法律帮助的方式,提供专业化、规范化、优质化的法律援助服务。三是“一案一评”,构筑高标准互评体系。集成建设检律互评功能,一方面将值班律师履行数量、履职质效情况量化评价到人,实行电子化查询管理、常态化检查评估,督促值班律师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对检察官履职从权利告知、意见听取、程序规范等几个方面邀请律师进行评价,充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四、项目成效

  鄞州区检察院充分发挥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工作机制的主导责任,坚持“落实、稳进、提升”的检察工作思路,以“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自主开发“E律见证”认罪认罚数字化见证模块,推动认罪认罚工作中律师的实质化见证。“E律见证”是依托检察工作网建立的认罪认罚预约见证模块,其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认罪认罚见证工作中值班律师见证效率低下、检律信息不对称、交流不通畅、值班律师无法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实质性辩护的痛点及难点。其整体应用的功能架构对应了三个端口,浙江检察APP端口用于律师接收和查看预约信息,浙江检察PC端口用于检察管理人员对律师库、预约见证进行统一管理以及统一2.0系统端口用于承办人发其认罪认罚预约,真正实现“一键预约、一键上传、一键评价”的功能,操作灵活简单,且该数字模块与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实现数据共享、资源互通,结合在鄞州区院率先试点的认罪认罚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真正实现了认罪认罚程序从发起、见证到统计的全流程监督管理。

  “E律见证”认罪认罚数字化见证模块自2022年5月上线以来,已有近1900人次的认罪认罚通过该平台预约,认罪认罚预约线上完成率达到100%,认罪认罚后反悔、翻供,二审上诉率下降了36%,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实质见证后,改变量刑建议58人,同比增长115%,办案质量显著提升,获得了办案检察官和律师的一致好评,相关经验做法已在宁波全市推广。该项目被《浙江法制报》进行宣传报道,并被最高检第十检察厅业务专刊刊登录用。

  五、可复制推广性

  从“E律见证”的运行情况来看,整体运行流畅顺利,目前该数字模块在鄞州区已实现横向贯通,目前正稳步推进在全市、全省的推广工作。“E律见证”主要是从基层院的实际出发,在不增加基层院和干警负担的情况下,以“便捷、高效、规范”为切入点,投入更少、推广铺开的可操作性更强,系统上线一年以来流畅运转,得到了检察官和律师的一致好评。鄞州区检察院拥有“E律见证”完全的知识产权,并且从设计之初就锚定“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从全省可复用角度进行架构设计,其他单位无需重复开发,只需要开通权限、录入信息,即可在全浙江省辖区内的检察院完成2.0入口的配置,能够快速、有效解决当前基层院所面临的问题。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

Baidu
map
Baidu
map